你是否知道,香港不同屋苑的價格波幅及其特性?屋苑與中環的距離,對樓價的關係如何?如何知道購入的物業是否合理、偏貴或偏平?若閣下對以上的問題深感興趣,請繼續閱讀下文。
信報研究部上月提及失業率見頂前,毋須急於投資樓市。不過,若各位有自住需要,可以參考本文對樓市的微觀分析,尋找抗跌力較強的屋苑。
樓 市分析其實也可以像經濟學的劃分法,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大範疇。宏觀範疇明顯是分析影響樓市的宏觀因素,例如樓宇供應、經濟狀況和利率走勢等;微觀分析方 面,則可能牽涉到分析個別地區甚至屋苑和個別單位的因素。以一個用家角度而言,在置業前除考慮樓市宏觀因素外,其實微觀因素亦不容忽視。
本文利用了較多屋苑層面的數據作分析基礎,故在開始介紹以下分析前,先略為交代一下部分數據的來源。由於地政署或差餉物業估價署等政府機構,均沒有提供屋苑層面的數據,故本文分析所利用的八十四個屋苑價格數據,均是來自中原網頁。
港島新界東跌得最勁
這 八十四個屋苑劃分為四大區(主要沿用中原的劃分法),分別為香港島(佔二十六個)、九龍(佔十九個;九龍半島及其延伸)、新界東(佔十八個;由沙田開始, 沿九廣東鐵至上水和粉嶺),以及新界西(佔二十一個;由荃灣開始,沿九鐵至天水圍和屯門;另由青衣開始,沿地鐵東涌線至東涌)。個別屋苑的所屬區分,可參 考表二。當然這八十四個屋苑並不能包含全港九大部分的屋苑,而且個別豪宅屋苑也不在名單內,但這八十四個屋苑已涵概港九新界主要屋苑,所以其分析結果應有 一定的代表性。讓我們以問答形式,與讀者逐一解構本港樓市的微觀狀況。
問題一:金融海嘯肆虐至今,香港那一區的屋苑跌幅最大?
港島區【圖一】。不難想像,正所謂升得快時,跌得急。在前上升浪,香港樓價自2007年年初開始重拾升勢,踏入2007年第三季升勢更進一步加劇,升勢延續至去年第一季末。各區樓價在此期間累積的升幅不同【表一】。


因此,在是次今融海嘯下,樓價出現下瀉,港島區及新界東便首當其衝,成為跌幅最「甘」的地區。
問題二:香港那些屋苑波幅率(Volatility)較大?波幅大少有什麼含意呢?
首 先,讓我們先解釋一下,何謂波幅率。讀者若曾買賣窩輪,相信對此或不會太陌生。這相當於數據(這裏指樓價)在某一段時間內,持續複利增長的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維基網站了解計算方法);簡言之,波幅率愈高,即表示數據表現也相對較反覆,投資風險亦相對較高(高波幅率並不一 定是壞事,因為當樓價上升時,這類高波幅的屋苑升勢亦會較快)。
波幅率參差
香港屋苑的波幅率是非常參差【表二;表內的波幅率,是利用過去一年,全港九新界八十四個屋苑的成交價運算出來】。以全港九新界八十四個屋苑中,最高年度化波幅率高達44.4%,較同期恒生指數的40.8%還要高;最低的則不足4%。

從表二發現,最高波幅率首四分一(即首二十一個)的屋苑中,主要集中在香港和九龍地區,分別有九個(佔香港區屋苑總數35%)和六個(佔九龍區屋苑總數32%);新界西較為均衡,有五個屋苑(佔24%);而新界東則較少,只佔一個屋苑(佔區內總數6%)。
促成個別屋苑有較高波幅率,背後可以很多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投資者積極參與買賣,令交投較為活躍,或可令每周平均成交價出現較大變化,間接促成較高的波幅率(當然,若個別屋苑交投疏落,也可能扭曲波幅率數字。日後研究部或就這議題作出深入探討)。
問題三:波幅大的屋苑,是否在今次跌市中的跌幅最大?
高波幅≠跌幅大
這並非一定【圖二】。在是次跌市中,或會以為高波幅的屋苑,跌幅應該會較大。然而,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波幅率愈少的屋苑,其屋苑在是次調整中,跌幅也是相對較少;相反,高波幅的屋苑,不一定跌幅較大。

以投資角度而言,若在同一波幅率情況下,買入跌幅較少的屋苑,或會是較佳的選擇,因為這些屋苑顯示在相近的風險水平下,有較佳的抗跌能力。
問題四:租金回報率與屋苑面積的關係?
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劃分,私人住宅可以分為五大類別,分別為A(即431平方呎以下)、B(431至752平方呎)、C(753-至1075平方呎)、D(1076至1721平方呎)及E(1,721平方呎以上)。物業面積愈細的單位,其租金回報率也會愈高【圖三】。以A類別的單位為例,其租金回報率較其他類別高出80至150個基點。可見若計劃投資物業作收租用途,投資較細的單位將是較佳選擇(當然,這裏沒有考慮欠租的風險因素,可能A類單位租金回報率已反映這風險溢價)。

細單位租金回報率較高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租樓也許亦有最低入場費,300多呎與400呎的租金不會差別太大。而且由於A類別的單位面積較少,涉及租金的金額不大,加租200至300元也未必對出租物業造成太大的困難。故此,這造就細單位的租金回報率出現較高的情況。
問題五:屋苑距離核心商業區,對樓價有何影響?
其實影響個別屋苑售價的因素如銀河星數,較明顯的包括屋苑坐向、樓層、景觀、交通網路、學校網等。部分因素較為主觀或因人而異,難以作出量化分析;部分如屋苑距離商業中心的距離則可能較為容易量化其關係。
那麼屋苑距離核心商業區,是否會影響樓價呢【圖四】?從中可發現,屋苑與中環的距離遠近,確實對樓價有着密切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可以利用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得出二如下的關係*:

屋苑平均呎價=12588.85 - 1229.80 D + 52.27 D2 - 0.724 D3;D = 屋苑距離中環的距離(km)
若根據以上迴歸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在屋苑與中環不同的距離下,得出屋苑預期的呎價關係【表三】。

從以上的預測結果可發現,屋苑與中環距離愈近,呎價便會愈高。不過,當距離介乎十五至三十公里左右,對樓價的影響則較少。不過,若然距離進一步拉遠,對樓價的影響再次彰顯,相信這點或與交通費用、車程時間甚至部分索性搬遷至內地居住或許有莫大關係。
值得補充的是,以上的呎價預測是會有誤差(不然,圖四所有的點會在迴歸線上)。而且若樓價出現大幅變動,迴歸分析的函數也可能出現轉變。不過,透過以上的分析,讀者大可以初步了解到,在目前呎價水平下,屋苑與中環的距離,對屋苑售價的影響。
*曾嘗試多個不同模式的迴歸分析,包括線性、對數、二次曲線模式及三次曲線模式,發現後者的模型結果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