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Johnnie Walker Scotch Whiskey

約翰走路是目前行銷世界200多個國家、190個 不同市場的蘇格蘭威士忌第一品牌。品牌行銷策略的成功及超高品質的百年製酒技術,是約翰走路成立至今近兩百年來聲勢始終不墜的主因。目前全球的蘇格蘭威士 忌市場中,約翰走路已經是公認的指標性品牌,歷年來約翰走路在國際各大酒類競賽中,得獎紀錄無人能出其右,更是肯定約翰走路的品質;據了解,每五瓶蘇格蘭 出口的威士忌,就有一瓶是約翰走路。

Keep Walking核 心理念的靈感來源,出自約翰走路著名的「向前邁進的紳士」圖像,其背後所蘊藏的精神意涵十分廣闊,所闡釋的意念為:「所有的人,不論種族、語言,不管從事 何種工作或面對不同環境時,都希望以個人的步伐向前邁進」。這樣強而有力的中心思想,象徵一種堅毅不拔的生命態度,所代表的正是約翰走路希望創造的品牌精 神,約翰走路更希望以這樣充滿行動力及開創性的品牌精神,連結人類的生命價值及情感,同時創造品牌認同。

約翰走路在創造「Keep Walking」的品牌形象後,更陸續設計出打動人心的品牌形象廣告。廣為人知且堪稱經典作品的是義大利足球名將巴吉歐所演出的傳奇故事,以Keep Walking理念,完美連結巴吉歐98年世界盃的關鍵性致勝表現,創造出撼動人心的廣告意象,並將品牌精神鮮活呈現在大眾眼前。約翰走路Keep Walking品牌行銷的成功,不但展現了品牌價值--優良的百年製酒技術、高品質的產品、尊貴的產品形象,更強化出約翰走路在全球蘇格蘭威士忌市場領導品牌之地位,同時也打造出品牌行銷的完美典範。

此二種產品,目前約翰走路旗下最廣為人知的產品,分別是:約翰走路黑牌12年威士忌及約翰走路藍牌威士忌。各自代表了高品質蘇格蘭威士忌不同的風味。約翰走路黑牌12年威士忌是由蘇格蘭六大酒區所生產的四十多種威士忌調配而成,每一種都至少在12年以上,有些年份甚至更久。曾經於2000年,在全球知名的酒品刊物Impact雜誌「全球100支烈酒品牌」評鑑中,躍居全球銷售最佳的12年級威士忌。口感順滑潤口、香醇濃郁。色澤為深金黃色,其香味融合多種馥郁芳香,不甜的煙燻味混合葡萄的甘甜,並用柳橙片和檸檬油提味。

Johnnie Walker Red Label Scotch

約翰走路紅牌陳年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約翰走路紅牌陳年威士忌是由喬治和亞力山大華克(George and Alexander Walker)兩兄弟,於1909年研發製成。喬治(George)這位行銷專家,與亞力山大(Alexander)這位調酒天才,兩人都意識到全球消費者對威士忌的需求日增。華克兄弟(The Walkers)藉由擴大他父親在蘇格蘭高地陳年威士忌(Old Highland Whisky)這個品牌所用的威士忌種類,研發出一個味道較豐富的品牌。這種威士忌比起較烈的傳統威士忌而言,更適合與蘇打水混合飲用。目前,約翰走路紅牌陳年威士忌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威士忌,行銷全球200多國,幾個最大的市場包括美國(USA)、希臘(Greece)、法國(France)、和巴西(Brazil)

特色:約翰走路紅牌陳年威士忌的特色在於它是一瓶道地的傳統蘇格蘭威士忌,帶勁、甘醇、並略帶煙燻味。色澤為亮金黃偏紅,混合了蘇格蘭(Scotland)當地35種不同的威士忌。

口感:清新香味,帶點香草味和強烈的煙燻麥芽味,口味濃厚。

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 12Year Old Scotch

約翰走路黑牌12年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約翰走路黑牌12年威士忌是從華克(Walker)的「蘇格蘭高地陳年威士忌(Old Highland Whisky)」演變而來,最初是由亞力山大(Alexander)和喬治(George)的父親約翰華克(John Walker)調配而成。1867年亞力山大(Alexander)取得品牌版權,後來稱做約翰走路黑牌12年威士忌。亞力山大華克(Alexander Walker)的兩個兒子不僅為品牌重新命名,更加上12年釀造聲明,讓它成為第一個有年份證明的蘇格蘭威士忌,並為所有上等威士忌的評鑑立下新里程碑。

特色:它是一瓶味道深沉濃厚的蘇格蘭威士忌,順口而濃郁。色澤為深金黃色,由蘇格蘭(Scotland)當地40種不同的威士忌調製而成。約翰走路黑牌12年威士忌的香味融合多種馥郁芳香,不甜的煙燻味混合了葡萄的甘甜,並用柳橙片和檸檬油提味。

口感:順滑潤口帶點深沉的刺激口感,再加上濃郁的煙燻麥芽和泥炭味。甘甜的香草底味,加上強烈的焦葡萄乾味。餘味持久、深沉,並在口齒存留麥芽餘香。

Johnnie Walker Green Label 15Year Old Scotch

約翰走路綠牌15年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約翰走路純麥15年威士忌是以精選15年以上的高地純麥威士忌調配而製。在蘇格蘭,約翰走路父子公司擁有27座威士忌酒廠,也是這個原因讓約翰走路有更多的選擇來調配最好的純麥威士忌。藉由上百年的調配經驗,約翰走路調配大師選用最香純的15年以上高地威士忌精心調配出的約翰走路純麥15年威士忌,帶有多重的香醇味,在純麥威士忌領域創造新的指標,這是單一純麥威士忌無法達到的。在高地地區,每一個不同的地帶都有不同的氣候,這樣的環境也影響了威士忌陳年的時間和口感。約翰走路純麥15年威士忌特別選用這些不同口感的威士忌,來滿足所有的愛好者。

特色:由不同口感的高地純麥威士忌調配而成,有多重香醇味。

口感:清新的松樹和月桂香。同時又有香草、檀香與雪利的美味。加水之後香醇不變。口感順口、香味高雅如初,後勁香醇,回味一樣完美。

Johnnie Walker Gold Label 18Year Old Scotch

約翰走路金牌18年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

特色

口感

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Scotch

約翰走路藍牌特級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約翰走路藍牌威士忌的問世,是為了重現十九世紀傳統混酒的道地特色與口味。由約翰走路大師級混酒小組,比照約翰華克(John Walker)和他兒子亞力山大(Alexander)首創的風格所製成。

特色:約翰走路藍牌威士忌的特色在於口味深沉強烈。色澤為深金黃帶點琥珀色。香味和諧完美,微帶煙燻味,且有真正道地的深沉雪利酒味,並有葡萄乾和烘烤過核果的香味。

口感:濃厚的泥炭味、深沉的煙燻味和些許辛辣味。之後會轉變成橡木桶香、巧克力、和丹地(Dundee)蛋糕般的強烈口味。餘味非常協調、持久且強烈,帶點煙燻味、海草味、和上等橡木味。

Johnnie Walker Superior Scotch

約翰走路尊豪陳年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約翰走路尊豪威士忌是一個具有非常獨特口感的混合型威士忌,它的『不倒翁』瓶身造型可前後晃動而不倒,也是出眾的特色。這瓶身是特別為三○年代在大西洋上的豪華郵輪旅客而設計的。約翰走路尊豪威士忌是25種最獨特、最頂級、最稀有的威士忌所調配而成。然而,只有約翰走路擁有這些世上品質最好的威士忌。

特色:獨特凸出的瓶底有如不倒翁造型,是在20世紀初時為航海者所設計的,其設計目的在於 不論海上風浪多大,酒瓶都可以前後晃動而不會失去平衡。

口感:入口時有清淡的雪利芳香,刺激的口感漸轉為橡木甜味。清爽、順口、香甜。深層的果香中帶有橡木及煙燻的獨特香味。主要成分中,Cardhu單一麥芽威士忌提供了史貝塞區傳統的順口甜味,而Glenlossie則擁有蘋果香,加上來自Cameronbridge純穀物威士忌香草的清新口感。

Johnnie Walker Premier Scotch

約翰走路尊爵陳年蘇格蘭威士忌酒-40%

背景:約翰走路尊爵威士忌是由珍藏版的陳年威士忌調配而成。約翰走路尊爵威士忌是當今世上最獨特的蘇格蘭威士忌之一;具有無雙的品質。『尊爵』威士忌是由28種不同品種,不同年份的單一威士忌調配而成,所有的威士忌都來自於在最香醇,最完美的年份,其中數種更是極為珍貴。

特色:特別選用28種最高級的威士忌加以調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由約翰走路珍藏佳釀調製而成,充分表達了蘇格蘭各地名釀風味而總其大成。使用雪利酒及波本酒的橡木桶,桶儲發酵,有傳統的雪利酒香,加上柔和的煙燻大麥香氣,和少許的海鹽味,使其風味更為平順醇厚,特別受到中國人的喜好。

口感:豐滿而圓融的口感。柔順的雪利酒及太妃糖的甜香味。同時呈現出只有陳年威士忌才能擁有的橡木味及海洋氣息所帶有的乾澀和海鹽口感。Cardhu和其他史貝塞區的純麥威士忌提供了雪利酒香的特質。陳年的Mortlach帶有濃厚的甜味;乾澀的特質是來自於純穀物威士忌,而蘇格蘭西海岸的Oban則帶有海鹽和煙燻味。

中國白酒産品種類繁按酒的香型劃分爲9種。

1)醬香型--以“茅臺酒”稱茅型。口感風味具有醬香、細膩、醇厚、回味長久等特點。
2)清香型--以“汾酒”稱汾型。口感風味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點,是中國北方的傳統産品。
3)濃香型--以“瀘州特曲”爲稱瀘型。口感風味具有芳香、綿甜、香味諧調等特點。
4)米香型--以“三花酒”爲具有蜜香、清雅、綿柔等特點。
5)藥香型--以“董酒”爲有濃香長、餘香久、略帶藥味等特點。
6)芝麻香型--以“景芝白乾”爲有芝麻香幽雅、入口柔和、餘味舒暢等特點。
7)豉香型--以“九江雙蒸酒”爲具有豉香純正、晶瑩清澈、飲後餘香等特點。
8)兼香型--混合2種香型,比如“白雲邊酒”是瀘頭茅尾
9)混香型--混合3種香型,比如“酒鬼酒”是混有濃香、醬香、米香三味。

酒中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而洋酒通常分爲4類:
  
1. SPIRIT (烈酒) 包括:威士卡(whisky),伏特加 (vodka),龍舌蘭(tequila),金酒 (gin),蘭姆酒 (rum)
  
2. LIQUEUR (利口酒) 例如:百利甜 (BALEY’S), 咖啡甜 (KAHLUA COFFEE)
  
3. WINE (葡萄酒 )
  
4. BRANDY (白蘭地) 例如:藍帶馬爹利,XO,
  
國際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種:

第一種:標準酒度(Alcohol% by volume)。它是指在20℃條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
第二種;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
第三種:美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制酒度用酒精純度(Proof)表示,一個酒精純度相當於0.5%的酒精含量。

一般是以容量來計算,故在酒精濃度後,會加上『Vol』以示與重量計算之區分。
  
如威士卡一般爲40%Vol或43%Vol,白蘭地爲40%Vol,葡萄酒爲12%~12.5%Vol。而伏特加 (vodka)酒精濃度高達 95%Vol

美式proof 法:美國、加拿大是用proof 來表示。proof 之值等於百分比之兩倍,如80proof=40%



洋酒的名稱很多,一般大家熟識的品牌有如下部份:

人頭馬 VSOP REMY MARTIN VSOP
軒尼詩VSOP HENNESSY VSOP
金牌馬爹利 MARTELL VSOP
名仕馬爹利 MARTELL NOBLLIGE
藍帶馬爹利 MARTELL CORDON BLUE
拿破侖XO Courvoisier Cognac XO
禦鹿XO Hine XO
黑牌 JOHNNIE WARKER BLACK 70
紅牌 JOHNNIE WARKER RED
珍寶威士卡 J&B WHISKY
愛爾蘭威士卡 Jameson Irish Whisky
威雀威士卡 FAMOUS GROUSE WHISKY
白占邊威士卡 JIM BEAM BOURBON
黑占邊威 Jim Beam(Black)
尊榮 Swing—-Johnnie Walker
芝華士12年 CHIVAS REGAL 12 YEARS
皇家禮炮21年 ROYAL SALUTE 21 YEARS OLD
藍寶石金 BOMBAY DRY GIN
添加利金 TANQUERAL DRY GIN
衛士金酒 Guards Gin
建尼路金 GREENALL’S LONDON DRY GIN
施格蘭金 SEAGRAM’S
鑽石金酒 Gilbey´s Gin
藍天伏特加 Skyy Vodka
皇冠伏特加 SMIRNOOFF VODKA
紅牌伏特加 STOLICHNAYA VODKA
懶蟲金龍舌蘭酒 Camino Gold
蘇查銀龍舌烈酒 Sauza Silver
馬天尼 (幹) MARTINI DRY

酒入愁腸 傷肝 傷荷包

酒精為何會傷肝?酒精的化學結構式為乙醇,進入人體後會為身體所吸收,經酒精脫氫酶轉化成乙醛,再由乙醛脫氫酶代謝成乙酸,最後變成二氧化碳跟水排出體 外。由於在酒精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乙醛是有毒性的,它會和細胞內的蛋白質結合而影響到肝臟細胞運作,進而刺激身體免疫反應攻擊肝細胞,造成肝臟細胞發炎, 如果喝酒情況沒有改善,最後將可能惡化為肝炎、肝硬化、肝癌。

長期喝酒易有脂肪肝
酒精對肝臟可能造成的傷害相當多,臨床上常見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相當多,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根據統計,喝酒人口中80%至90%的人都會出現脂肪肝,因為在酒精代謝過程中,乙醛轉化成乙酸時會釋放出物質干擾細胞的代謝功能而使脂肪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這種情況不只出現在長期喝酒的人身上,對於平常人在一次大量喝酒後也可能會出現脂肪肝;此外,統計也發現,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10%會轉成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可能演變為肝硬化
此外,長期喝酒也會造成酒精性肝炎,根據統計,喝酒人口中約有23成有酒精性肝炎問題,這些患者中約有12成可能因肝衰竭一下子而死亡,並且有67成肝炎患者可能轉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肝臟功能逐漸衰退,病人可能因為肝昏迷而死亡,或食道靜脈瘤破裂而往生;此外,肝硬化患者本身也是肝癌的高危險群。
事實上,喝酒本身就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一項在台灣進行的「喝酒對肝癌的影響」研究證實,喝酒的確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這項研究共針對12千多名3060歲的民眾進行追蹤,結果發現喝酒的民眾罹患肝癌的機率為不喝酒民眾的1.6倍,且喝酒產生肝硬化的患者,每年有10%的機率會發生肝癌。

喝不停 肝癌危險性大增
肝臟裡的肝細胞因為受B型肝炎、C型肝炎或酒精的影響,促使身體免疫反應啟動,進而促使免疫細胞起來攻擊肝臟細胞,導致肝臟的發炎而在肝臟的星狀細胞產生 纖維化,像結疤一樣,當結疤愈多纖維化也就愈嚴重,肝臟也愈來愈硬。同時因為肝臟纖維化之後,肝臟血流也因此受阻,這將影響肝臟功能的代謝,讓人體白蛋白 降低以及凝血因子變少。
此外,肝臟壞死厲害時,肝細胞會被刺激再生,但肝細胞反覆生長,細胞內的訊號傳遞容易發生錯誤,最後導致肝癌發生;同時肝細胞長期處於被傷害的情形下,細胞DNA也會受破壞,這也增加了肝癌的發生率。


ref: http://www.liver.org.tw/publish01_2.php?pid=258&parentid=55&class_type=01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

杜拜──四級飲用水 VIP人龍

昨文談及杜拜的房地產市場在2002年年中啟動,但是,在杜拜有放肆的地產商業行為,就像內地經濟開放後的初期,無論大與小的發展商都爭相要地和圈 地的行為一模一樣,在整個杜拜地區上都圍起了工地用的臨時木製圍板。在圍板上鬆上和標榜着地產項目發展的概念圖型,如International City、Health Club City、Media City、University City、Business Bay、Golf City、Green City、Sports City、Palm Jumeirah、Palm Jebel Ali the Earth Island及Canal Front等等。當然,有部分樓房已建成入住,有部分仍在興建中,有部分經已停頓,有部分項目未開始已經拉倒。這些情況已令杜拜政府非常頭痛,一是面子問 題,二是項目停頓和拉倒後在法庭上官司訴訟的問題。

杜拜缺水靠海水化淡

至今,涉及地產發展項目的官司宗數比往 年同期的第二季飆升了40%,宗數更有上升的趨勢。此外,經濟罪行的官司也開始多起來,更涉及不少地產項目中的當地中介人和保薦人、地權使用者的融資機構 和地產項目發展的極高級僱員等;海外追討案件亦逐漸增多,因為有不少的投資者和企業高級僱員都是從海外走來的。事件更將涉及了外交關係和國際引渡條款,追 討成功與否有一定難度。

除了公路運輸及房地產市場外,杜拜的水,也值得一書。

「水」,在杜拜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杜拜每年下雨 天只有數周,縱使下雨天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多,但亦解決不了杜拜缺乏水源的問題。在杜拜,每次下雨天都來得特別大,短短數小時的雨水可把整條馬路和行人道淹 沒和浸透,因為馬路和行人道都沒有排水道的設計,一切存積的雨水都只能依靠在陽光下自動蒸發或在沙土丘中自動流走。

在杜拜,所有用水的來源主要是依靠着海水化淡、小量的地下水和從外地輸入進口飲用的樽裝水。有很多人習慣不了海水在化淡後帶有鹹味,惟有飲用樽裝水。

運送用水有二個方法,一是通過政府建成的地下用水輸送管道,二是利用載水車運送。在偏遠的地方、工地、勞工營(筆者註:所有從外地來到杜拜工作的勞工大多住在偏遠近郊的固定勞工村和勞工營內)和未有鋪好輸送水管通道的地區,大多用上水車運送。

杜拜建築工程有一個特色,就是蓋好了小區樓房後才建造馬路、行人通道和鋪放設施管道,與國內在蓋樓房前先做好三通一平的施工計劃不一樣。杜拜也有不少已建成的小區,整座大厦仍然未有接通好永久供電和永久供水的系統,日常生活仍然要依靠着臨時發電機和臨時儲水缸。

在 偏遠地方的小區,每戶都放置了一個略大的玻璃纖維儲水缸,一是為了儲水衞生,二是為了確保有水可用。在夏日中午近五十度高溫的陽光照射下,玻璃纖維缸內的 儲水已熱得半沸騰的狀態,全年不需用上熱水爐煮水,全屋也可有熱水供應。但是,要小心的是,因為當你自以為只是開了冷水喉的時候,卻有熱水源源流出,將熱 得灼傷皮膚。

車輛運水川流不息

在馬路上,經常看見到車水馬龍運送用水的車輛「Water Tanker」在街道上來來往往,生意滔滔,它看似在香港馬路上運送電油的載運車輛,但在鐵外殼上鬆上了鮮艷的藍色漆油和寫上了載運水的名稱,如 Drinking Water、Sweet Water、Portable water和Distilled Water等字樣。

筆者也曾 向他人討教不同名稱的用水有否不同的用途,但是各人的回答都是不大清晰,只知道這四種不同名稱的用水都是從海水裏經過化淡出來的,可以安全飲用,惟級數不 一樣。例如Distilled Water就是通過了五個多層次高溫蒸發海水化淡的程序,理應較純,鹹度較低;其他的就不大清楚了。

在這裏,不僅是運送用水的車輛車水馬龍,連運走大厦污水和穢水的排污車輛也是車水馬龍,原因是在杜拜市中心地區,所有污水和穢水的排水道都只是引導到一個指定公共的排放收集點,然後再經由車輛運走。

此 外,距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根本未有公共排污水和排穢水的管道設施,所有大厦樓宇的污穢水都只能夠依賴和通過大厦本身設置的收集井用車送走。情況就如四五 十年代的香港,見怪不怪。奇怪的是在這一個國際大城市,竟然用得上這一批龐大摩登的收糞專業隊伍。我心想,倘若他們採取工業行動,那麼,這一個國際城市會 變成怎話麼樣?

噢!不要緊,我忘記了,原來在杜拜,工人罷工和遊行都是違法的。由於載運穢水的車輛有着極大的異味,故此這一些排污車只能夠容許在晚間行走在馬路上,工作人員只能夠在披星戴月下工作。

在杜拜,連最基本所用的水也分開等級,難怪在這一個城市裏要暗地把等級層次分明。帶白頭巾穿着白袍的當地男士可先接受服務,然後就是下意識禮待歐美人士。

有很多時候,在申請服務輪候時,在排隊的人群當中往往出現了另一條合法「打尖」(插隊)的人龍,那就是「VIP」人龍。連學車、驗身、看病和申請工作證等也有同一樣的看待和服務,有些服務單位更明目張膽地在服務台上掛上「VIP」服務處 。

當然,服務收費是不一樣的,採用與否,悉隨尊便。但我們作為香港人,會否接受和享受這一種「VIP」的特殊服務?

阿聯酋耗水量近英國二倍

杜 拜政府多年來為了與國際社會接軌,積極進行了綠色建築和建設。且在綠化的工作上花了不少工夫,在這一個沙漠上的城市,也看到了不少綠油油一片的草地和種植 了不少的樹木。但是,實際上也花費了不少金錢,包括:自動灌溉淋花系統和珍貴的澆花用水。當然我們知道這些用水都是環保水,但是環保水也得花錢。

過去二年,杜拜政府不斷教育市民節約用電和用水,因為阿聯酋的總用水量已接近了英國的二倍。目前在當地每人每月的耗水和耗電量費用約為800港元。在杜拜市場上,每加侖飲用水需要約0.3港元,泵走和排污水費用每加侖亦為0.3港元,但油渣每加侖則需要20港元。

杜 拜的海水化淡工業,就是在生產鋁材料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所帶出來的副產品工業,能源有效的應用對杜拜來說應該值得一讚的;但是在一讚之餘,我們有否知道鋁 材料生產是高耗能的工業,它在生產的過程中在消耗大量石油或天然氣,亦釋放出大量一氧化炭和含硫化的氣體。為此,已有分析認為,在杜拜製造一加侖飲用水的 成本,可能已高於一加侖氣油的生產成本。

有統計數字顯示,在杜拜的五星級酒店每位客人的用水量約六百五十至一千二百三十公升之間,它是與在歐洲同級數酒店的二點二五倍。聯合國建議每天每人用水量應為五十公升。至今,阿聯酋是全球用水量最高的國家。

根據DEWA(杜拜政府的供水和供電部門)在去年表示,杜拜每天用水容量要存有九萬九千三百萬公升,到2015年更將攀升至三十億公升。所以,杜拜政府先前表示過,有必要急速興建大型儲水庫和輸水管道,收集雨水,以便解決單一依賴海水化淡。

奇怪的郵筒

杜 拜,也有它文明與先進的一方面,例如:在市區內設有冷氣候車處、有室內滑雪場、有在市區內來回合共十二線的高級公路、有萬多美元入住一晚超豪的帆船酒店、 有棕櫚島及世界地圖島、有全世界最大的購物商場中心(Dubai Mall)和室內巨型玻璃水族館、有「麥記」、「肯記」、「King記」、「星啡」等的國際連鎖店,有世界各高級消費品牌的旗艦專門店。

杜 拜有高調要求到訪的旅客們,在當地要注意個人行為和社交禮儀(Appropriate Public Behavior)。更嚴格的是,杜拜在社會上不容許有乞丐和行乞行為,以免影響市容和有礙觀瞻。當然,它亦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包括在社會上, 他們對消費者所提供服務的質素不夠高,尤其是政府部門對外的服務台,服務人員經常對來訪者愛理不理。

筆者也曾嘗試在郵局詢問郵寄一封航空信 件而折騰了幾近二十分鐘的經歷:空郵一本普通二十多頁的雜誌回港,需要整整十二天的時間和用上了76港元的郵資;當在服務台購買和貼上了郵資後,筆者按照 服務員的指示先要走出郵局,再前行一個路口,才可把這一封郵件通過一個不大不小的紅色郵件箱寄出──奇怪的是,這一個郵筒的送信口竟可把整隻手臂都放進 去,筆者對這不一樣的郵箱老是放心不下。但是,不寄不寄還需寄,家書要緊吧!

之三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杜拜──摩天大廈指數又一明證?

上周六談及對興建杜拜鐵路(Dubai Metro)的種種疑問,說來說去,還是解釋不了為什麼杜拜政府要把這一條鐵路和車站大多建築在高架的橋樑上。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當大家在旅遊雜誌上看見到杜拜極美麗的一面時,是否知道它們大多是借助了電腦技術的效果呢?

工程超支 官員處變不驚

不 說不知,杜拜鐵路嚴重超支,原本工程預算金額為352億港元,其後工程金額修訂為616億港元,超支75%。在香港,特區每年平均的工務工程開支只有約 250億至300億港元。換言之,杜拜鐵路工程的超支剛好是我們整年工務工程的費用。倘若這一個超支事件發生在香港,筆者相信,一班偉大的香港議員在議事 廳上定會有一番激烈的辯論、問責和指控政府官員不是的行動。可是,在杜拜,政府官員們都表現得非常鎮定,沒有絲毫驚恐和過意不去,更沒有明確解釋為什麼該 工程會嚴重超支,官員們更瀟灑地表示杜拜政府還可以挺得過來,他們還表示現在正面對着不少涉及該工程的合約糾紛,杜拜鐵路亦已僱用了國際顧問對合約糾紛進 行處理。

杜拜政府的官員們大多經常保持鐵面不笑的容貌,好一個威風的豪氣,處變不驚,處之泰然。是否財大氣粗?見仁見智。我們香港人是否要從不同的角度向他們學習呢?但是,肯定地說,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堅持着「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的原則是有必要的。

除了杜拜鐵路,還有杜拜塔(Burj Dubai)。

杜 拜塔,建築在杜拜的下城區,總高度為八百一十八米,建成後將是現在全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結集酒店、商業辦公大樓、商務公寓和商場於一身。杜拜塔在 2004年9月21日正式動工,在最早期,建築物的總高度並未有正式向外公布,發展商恐被人家追上了他們所設計建築物的高度,多年來故作神秘。大多數人以 為樓高只有七百八十米,直至今年年中才非正式向外透露了總樓高約八百一十八米。

但是,另一個說法是,樓高最終將是八百二十三米,因為要視乎樓頂上的塔針高度而定。杜拜大部分建築物的屋頂處都設有一枝「高大威猛」的塔針,或是一個大大的黃帝頂冠式斜面屋脊。這一設計可能與他們宗教意識形態有關。

信任危機 訴訟多不勝數

杜 拜塔的完工期原本定於去年,希望能夠趕及在2008年聖誕節前夕開幕,及後改為2009年9月,又「希望能夠」和杜拜鐵路開通的同一日(9月9日)落成開 幕使用,但工程一拖再拖,估算要到本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可以落成啓用,且不排除發展商將先把杜拜塔的局部地方在通過驗收和審批後作有限度的開放。這一安排 與杜拜人愛比次、競拼、冒進與及急性子的性格有關。

杜拜塔是由杜拜地區其中一個最大的地產發展集團EMAAR設計和興建,據聞,杜拜政府與 他們家族關係密切。杜拜塔在興建過程中亦遇上了不少的風風雨雨,包括那百年難得一遇和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此外,EMAAR在美國和沙地阿拉伯的投資項目 剛在去年和今年年初遇上「滑鐵盧」,令其股價全面滑落,慘不忍睹。

另外,他門在沙地阿拉伯的上訴案件中敗了官司要作出巨額的賠償;不僅如此,因杜拜塔在建築的過程中同樣遇上了不少施工和技術上的困難,頂部三節全高約一百米樓外邊的玻璃幕牆,大部分需要在拆掉後重新建造和再裝嵌。

至今,該玻璃幕牆仍未完全復修。杜拜塔距正式完工仍有一段頗長的時間,原因有部分的室內裝修剛完成招標和起步,且仍有多處未完的後續工程仍剛開始——部分室內欠缺工程的招標工作仍未有起動或招不到標,確難以按計劃完工。

目 前在杜拜,業主和發展商招不到標已是普遍的情況,那怕是大地產商抑或是發展商,原因就是在金融海嘯發生後的一年裏,業主、承建商、分包商和材料商等各方已 失去了相互的信任。一個欠款的不支付拖着另一個糧款或貨款的不發放,鏈扣關係造成惡性循環,更造成了相互間的指責和在法院上的訴訟。杜拜現在銀行退票(即 彈票)的情況十分嚴重,在報章上經常有報道。

在杜拜,發出的支票被退是要被抓和坐牢的,所以,現在有很多中小型項目發展商的負責人也逃匿海 外,不能回到杜拜。此外,有些業主和發展商在未有完全履行合約責任與義務的同時,更無理在不支付承建商每月糧款的情況下,還惡言指責承建商的不是,更指令 他們要準時按期完工,否則,他們將執行過期罰金並向銀行兌現承建商已繳存的完工履約金。

為此,目前杜拜的訴訟案件和仲裁庭的紛爭申訴案件多不勝訴,法院也應付不了。然而,問題也來了,杜拜和阿聯酋的其他地區都是新興城市,法制並不健全,法律和有效執法的配套仍有待急起直追。

在 杜拜這一個地區,很多時候有理也說不清,歐美的律師也幫不了忙,因為他們的法制、法律和執法有另一套。他們的法制基礎源於埃及,埃及的則來自法國,由於時 代的變遷,自己的一套又不斷改變,暫未能與外國一般法律與執法制度接軌。此外,由於法官大多是本地人或是中東人士,業主和發展商同樣也是以本地人為多,背 後的宗族關係千絲萬縷,非常複雜。在這樣的情況下,與他們打官司,結果和答案,外國人一早已有了心理上的準備。

掙扎求存 開發商陷財困

在 法院裏,歐美的律師也要站在另一端,由本土人律師代表出庭,在庭上雙方所說的,你就聽不懂,法院所批出的文件你又不識看,往往要依靠和透過本地譒譯,才可 把阿拉伯語文譯成英文。也曾試過,在當地找了二家公司譒譯同一個文件版本,內容結果可以有差異,其譒譯的專業水準仍有待改善。

因此,在杜拜,任何事情都一定要盡量避免打官司。第一個原因是海外和本地律師的收費比香港昂貴,第二個原因就是法院所判結果是抓不準的,縱使在客觀上你有勝訴的條件,但結果往往是南轅北轍,你會敗訴,法院的判詞你亦難以理解。

據 當地的電子傳媒ConstructionWEEKonline.com表示,杜拜塔的承建商已經尋求法律意見,準備對工程延誤和變更向業主和發展商索償 41億美元(即319億港元),至今業主和發展商未有對事件作出回應。倘若事件屬實,索償金額之巨大,將在建築行業內創造了歷史。同時,也令人聯想到了先 前杜拜政府準備向外發行100億美元債券的行動,背景是否與此有關。

杜拜塔的情況,在杜拜地區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地產發展商,包括 Dubai Property、DAMAC、Nakheel、The PALM、TAMEER、DEYAAR、MADA、IN Property UNION、Omniyat及CAYAN等也面對着同一個客觀的困境。有部分地產發展商已經破產,有部分處破產的邊緣,有部分正在掙扎求存,有部分要求與 其他發展商合併。

最近在某報章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杜拜政府投資公司Istithmar World可能成為首個需要清盤的主權財富基金,因為其270億美元的收購行動大部分都是透過借貸支持的。

地產壯旺 就是安居之所?

杜拜的中價樓房租金已從2008年最高峰的每年每方米2150港元跌至今年9月的1280港元,即已下滑40%;至今,樓房空置單位已累積了約二萬五千個,由於經濟欠佳,大量流動人口離開,尤其是中產的知識和技術分子,杜拜的地產市道暫不容樂觀。

不 過,有較樂觀的人分析,明年年中杜拜的地產市道應可復蘇,但亦有人認為,杜拜的經濟要到後年才會出現生機;更有人說要看油價有否上升的趨勢,以及要看美國 是否真的已擺脫了金融經濟風暴的危機。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杜拜,妳是否真的可令人安居樂業之所?令人可以遷徙到你這一個神秘而奇妙的地方來落地生 根呢?

杜拜地區房地產的興盛起源於2002年年中,當地政府容許海外人士持有當地物業後開始,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由房地產發展項目所 帶動的建築業商機如雨後春筍,令全球差不多有一半在建築工地上使用的塔吊運輸機械都從地球上的每一角落搬運至這一個沙漠地方來。一座座玻璃幕牆、外觀標奇 立異和高聳入雲的建築物和建築群相繼落成,互相爭艷,互相比次。

更令當地和海外的房地產發展商對杜拜的未來有着一個極美麗的憧憬,就是要把杜拜地區打造成國際城市、國際都會和在中東地區的伊斯蘭金融中心。日後,將有不少中東和其他的海外人士願意長居住在這一個淘金的沙漠上。

之二

杜拜危機不是雷曼風暴

杜拜危機不是雷曼風暴

經 過周末消化了杜拜主權基金杜拜世界延期償還六百億美元債務的負面消息之後,市場普遍認為這場風暴影響力有限,對金融市場既不會產生太大殺傷力,跟去年雷曼 倒閉會掀起連串危機更不可同日而語;最新消息,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內最大的成員阿布扎比通過阿聯酋的中央銀行和兩家私人銀行向杜拜注資一百五十億美元,但 是,杜拜世界則拒絕以「低價」出售良好的資產還債,看來,一場圍繞債務重組的討價還價談判即將開始,但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已大大減弱。

杜拜世 界共有超過七十個債權人,除滙豐控股之外,其他債權銀行還包括瑞士信貸、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據高盛的報告估計,杜拜債務危機對滙控造成的潛在信貸 損失約為六點一一億美元,渣打則約為一點七七億美元,如此數額,對上述兩家銀行僅屬微不足道,它們在上周五的股價一度急挫,應是心理因素大於實際潛在損 失。銀行業估計,它們在杜拜的損失最高應介乎一百二十億至一百三十億美元之間,這個數目跟歐美銀行在二○○七年至二○一○年間因金融海嘯而錄得高達二點八 萬億美元的損失比較,真的是大巫見小巫。

杜拜和雷曼的最根本分別,在於雷曼是一家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內是眾多金融產品的莊家和交易對手, 當雷曼倒閉,與它有關的金融產品便如火燒連環船,一發不可收拾;但是,杜拜世界主要是一家投資公司—它涵蓋的投資範圍包括四大類,即交通物流、船塢海運、 城市開發、投資及金融服務,杜拜世界並沒有把它的債務包裝為衍生產品在金融市場流通;可以說,杜拜世界的危機只是個別企業的危機,並不是系統風險的危機, 其蔓延和影響面自然比雷曼小得多。

杜拜世界是一家百分百的國營控股公司,如果欠債不還,情形就如一九九八年的俄羅斯和二○○一年的阿根廷主 權債務違約事件,會觸發金融市場震盪,但為了避免危機擴散,國際組織或區內大國通常會出面「維持秩序」,為這些國家重整債務,結果風險最終都會受到控制。 杜拜是阿聯酋的第二大酋長國,面積三千八百八十五平方公里,佔阿聯酋總面積約百分之五,人口約一百四十萬。杜拜的經濟實力在阿聯酋也排第二位(第一位是阿 布扎比),整個阿聯酋七成左右的非石油貿易都集中在杜拜,它也是中東地區的轉口貿易中心;由於阿聯酋內部各酋長國都有自己的行政和財政系統,故此「大阿 哥」阿布扎比會否出手拯救「老二」杜拜,只能以商業行為視之,而並非一國之內各「邦」之間互相幫助,杜拜昨天公開表明不會賤價出售資產還債,就是因為金融 市場傳出阿布扎比會低價收購杜拜的資產然後才出手協助其還債,杜拜的港務集團、酒店和房地產都是有價值的資產,對債主有頗大吸引力;如何討價還價商討解決 杜拜的債務危機,相信本周內形勢就會明朗。

野心勃勃、領導杜拜打造中東奇迹的杜拜酋長阿勒馬克圖姆(Al Maktoum)成為這次風波的主角,他在本月中在杜拜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還大放高論,指杜拜已度過金融危機,可以繼續向前發展,但英國媒體已經指 出,杜拜的發展計劃只是向外舉債八百億到九百億美元硬撑,其發展已無以為繼。近十年來,杜拜在缺乏油氣資源下異軍突起,走的是高檔地產和旅遊開發,吸引全 球金融機構和行政人員進駐;現年六十二歲的阿勒馬克圖姆統治杜拜近四年,積極把杜拜變成全球貿易中心、金融重鎮,他並以《我的願景》為名著書立說,以杜拜 為模範,呼籲阿拉伯世界仿效他的方法—進口勞工和「人民」,在短時間內成立企業自由貿易區、金融中心等,然後大興木土,把阿拉伯世界加速現代化。現在一切 已成泡影,杜拜神話會否徹底告終,很快就會有答案。

2009年11月28日星期六

杜拜,一個極美麗的誤會!

筆 者從2006年初開始,因工作需要,已常常不定時往返杜拜與香港。去年9月,筆者更長期被派駐在杜拜和阿布扎比地區工作,剛好踫上了百年難得一遇和難得一 見的金融海嘯。對杜拜這個突然冒起和經濟急促增長,又在一夜之間忽然從高處滑落的地區,終於有了一個較合理的解釋。它原來只是在相互間出了一個「極美麗的 誤會」。

早前,筆者對杜拜這一個披帶着神秘面紗的地方,有可遠觀而不可接近的感覺。這一個感覺,只因杜拜這地區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有其不可 思議和解釋不了的一面。過去多年,很多地方都有不少商業書籍和經濟學者爭相對杜拜作出了非常正面的評價,甚至吹捧。更厲害的,是鼓吹着一種中東地區淘金熱 的浪潮。就是這一個原因,不少外國企業和外國人,包括勞動力工人,都從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跑到杜拜,希望盡最快的速度從中找出一個機遇,不要落後他人。

聯合國

筆 者的公司就在當地,竟然可僱用了二十多個不同國籍和種族的人員和勞動力工人。但是,由於大多數人們都有嚴重的過客心態和離鄉別井的愁緒,各人的歸屬感和生 產力都變得相對低。在杜拜,來自不同地域的同鄉,日久生情,大多變成了好知己,經常交頭接耳,互傳短訊問好;由於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特性、風俗人 情、衣着服装、飲食文化、生活習慣及社交禮儀等,他們連作息和用餐的時間也不一樣,公司在人事管理和工作安排的細節上,都變成了一個大難題。

筆 者每次出差杜拜,都是乘搭下午4時多的航班從香港出發,到達接近杜拜機場的上空已是晚上9點多了;但是,在到達杜拜機場前低飛的一剎那,每次感覺都有不 同。不同之處在於杜拜機場周邊環境的燈光,照明面積一次比一次更大,光度一次比一次亮。從飛機進入了海岸線低飛開始的十五分鐘,馬路上橙黃色的霧燈延綿不 斷,車水馬龍,兩旁燈火通明的建築物和建築群此起彼落,形態萬千,百怪千奇,互相媲美。在晚間,正在建興的建築群在工地上也大放光明。它好像在說:「我在 無時無刻的時間裏,無論要付出多少努力,也要給你們留下我最好的一面杜拜的神話」。

這一刻的杜拜,燈火處處,氣派萬千,好不熱鬧,當地人愛夜生活的習慣更表露無遺,我心裏想:「杜拜,你在炎熱的沙漠上可幹的和所幹還有多少?」

阿 拉伯聯合酋長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或稱阿聯酋),由七個酋長國組成,包括:首都阿布扎比、杜拜、沙迦、阿治曼、烏姆蓋萬、富加拉和哈伊馬角。阿聯酋全國面積八萬三千六百平方公里,永 久居民約有四百三十多萬。杜拜面積只有三千八百八十五平方公里(註:香港的面積是一千零七十六平方公里),人口只有約一百四十多萬(註:香港的人口約七百 二十萬),其中約85%來自海外,原土國民不到二十一萬;另外,約有二百萬從外地輸入的非永久居民勞工未有計算在內。酋長國之間關係微妙,經濟發展和貧富 間有很大差距,除了阿布扎比和杜拜在當地的報章上有較多新聞消息外,其餘的沙迦和阿治曼相對較少;烏姆蓋萬、富加拉和哈伊馬角的新聞更是少之又少。

由 於阿布扎比是阿聯酋諸國中最大、最富有、石油產量和蘊藏量最高(佔阿聯酋總石油蘊藏量的90%),為此,阿布扎比順理成章地成為阿聯酋的行政首府,且多年 來對內也是處於領導地位。但對外而言,杜拜比首都阿布扎比較活躍,這是由於杜拜早在十九世紀末便已成為阿拉伯灣沿岸地區最大的市集而聞名於世有關。

杜 拜只佔阿聯酋總石油蘊藏量的10%,打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業探得有石油蘊藏後,急於冒進的杜拜,不斷連年開採石油,吸收雄厚的外滙,發展本身地區經濟。至 今,杜拜可持續開採石油的蘊藏量,估算只餘下不超過二十年的時間;因此,杜拜急於在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用盡之前,積極開發其他可行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 商業活動,為鞏固未來發展而必須作出本身既有產業的高速增長。

此外,杜拜不斷向外進行收購,冀成為中東地區金融中心。但可惜,在去年9月, 當全球發了生金融危機後,一連串相關的負面影響,不僅僅對杜拜造成了經濟上的嚴重打擊,更令杜拜與首都阿布扎比間的關係存在了一定的分歧和矛盾。從當地的 經濟報章上可了解得到個中的原因,更引證了在社會上謠傳阿布札政府不斷利用金融風暴後未有嚴重滑落和衰退的經濟及財政的優越條件打壓杜拜政府,雙方不時討 價還價,各不相讓。謠傳中,阿布扎比政府不僅垂涎由杜拜政府控制著的「阿聯酋航空公司」業務,且對其港口的基本設施和相關海上運輸的業務權虎視眈眈。若雙 方談判不攏,阿布扎比政府將不予杜拜政府作出任何在經濟和財政上的支持。

剪彩要「999999」

以下是筆者對杜拜一些重要設施的體會。

杜 拜鐵路(Dubai Metro),全長為七十六公里,大部分為高架懸臂橋樑式建築設計,鐵路設雙向單線運輸,合共建有四十個車站,其中有九個車站建築在地面下,計劃運輸量每 天最高可達一百二十萬人次,每十分鐘開出一班列車。杜拜鐵路已在2009年9月9日下午9時9分9秒由阿聯酋總理為開幕儀式剪綵,翌日早上正式開通啟用, 數字「好意頭」可想而知。杜拜鐵路在初期,只開放其中十個車站作使用,其餘三十個車站在三個月後相繼投入服務,整條鐵路到明年6月才全面開通。乘搭杜拜鐵 路普通車箱最便宜單程票價約4港元,最貴則為13港元。杜拜鐵路每一列車只有五節車箱,第一節分前後段,前段為VIP座位,後段為婦孺專用座位,其餘為普 通車箱。在杜拜,因宗教的需要,男性不能夠進入女性的專用車箱,相反則可以;包括在巴士上、機場接機處、診所和醫院的候診室,連在游泳池內也要分開,男女 不能共泳;在香港,男士們的免費眼福,在這裏一切欠奉。

其實,杜拜鐵路的開通投入和使用來得不易,在金融海嘯後因資金的缺乏而曾經一度有意 拖慢;其後因要顧及杜拜在國際上仍然要打造國際都會的地位,以及堅持建立伊斯蘭金融經濟體系中心,更要考慮到當地整體地產投資項目的發展全面嚴重滑落和停 滯。與此同時,杜拜更要顧及與阿布扎比繼續,爭一日之長短,所以不得不把杜拜鐵路工程在萬難中繼續推進,務求要配合好9月9日好日子的來臨。

很 多人對杜拜鐵路的興建是否必須都存有疑惑,因為大部分杜拜的家庭都擁有自己代步的汽車;而且,大部分流動性的勞動工人都只是乘搭公司專用的勞工巴士,所以 估計在初期使用杜拜鐵路的人數不會太多。況且,人們沒有必要把代步的車駛進稠密的市中心抑或樽頸的居住地區,然後把車停泊在靠近地鐵車站的停車場,再步行 到車站,乘搭鐵路列車前往其他目的地去。在較涼快的12月天,這一安排還可以,但在夏日的中午時間,人們根本走不上在差不多五十度攝氏氣溫和強烈陽光的街 道。

然而,在計劃初期,杜拜政府不僅高估了人口增長的情況與時間表,更高估了杜拜可創造和吸引海外人士,尤其是中東附近地區的人士的能力, 把杜拜這一個地方看作為最安全和最舒適居住的好地方;更沒有預料到一場來得沒有先兆的金融風暴,害得每晚有過千的流動人口被迫從杜拜機場離開;造成了國際 學校十室九空,商場遊人疏落,住屋租金全面急速滑落。由於杜拜政府根本沒有好好地計劃鐵路車站的配套與周邊環境的配合時間表,現在多個鐵路車站雖已建成, 但汽車停車場和公共巴士的接駁運輸系統仍未有建好。

何為建地鐵?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乘搭鐵路的車資並不便宜,對 每月只有約150美元淨工資的低下層勞動工人而言,實在太奢華了。在不方便使用的條件下,相信大多數人仍將繼續駕車代步。然而,筆者極希望杜拜人士能夠多 使用公共集體運輸交通工具,從而減低當地交通和行人傷亡的意外數字。在杜拜,有很多人愛好「飄移」和開快車,交通嚴重傷亡意外三日一小宗,六日一大宗。杜 拜政府正在嚴打交通違規者。

此外,有很多人不理解,杜拜政府為什麼不把整條鐵路和車站都建築在地下呢?這一來可以避免日間的高溫天氣和強烈 陽光照射的同時,更可令乘客們更方便和舒適地使用杜拜鐵路。筆者也曾多次向人問解,但沒有真正的答案。事實上,把鐵路和車站都建築在地下,相對的開發成本 費用是會昂貴一些,但長遠而言,在保養、運作、保安和能源消耗方面將較便宜,在經濟角度上看應該是可取的。況且,杜拜地下土質全都是沙質土,理應不會遇上 什麼施工困難。

為什麼杜拜政府不採用這一個較好的方案呢?筆者唯一的理解就是杜拜要說明,在這一個國際大都會的城市裏,我也有一條很長、很 大和非常宏偉的鐵路。它不僅要讓每個到訪的旅客知道和看到,更要讓旅客們從高架的鐵路上去欣賞和瀏覽杜拜這一個「神秘」的地方。話說回來,他們是否沒有顧 及杜拜每年最多只有數個月天朗氣清的時間,餘下的大部分日子,其天空和在空氣中都是瀰漫着一層厚厚灰白色抑或灰黑色的沙塵。

哦!還有一種, 就是遇上沙塵風暴時,整個上空和周邊都是灰黃色的。無論如何,從什麼角度,遊人們根本無法在日間看得清楚這一個國際大都會。除非在晚間,當沙塵煙霧和陽光 下的水霞氣消散後。然而,在晚間的杜拜,夜景確是那麼的美,它的美與香港的不一樣。香港的夜景來得自然,不造作,杜拜的來得在創造性上帶有一點誇張和狂 想。

之一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自1926年至今,美國一共出現過十五次衰退

根據大摩的研究,自1926年至今,美國一共出現過十五次衰退【表】,維持時間在六至四十三個月之間,而衰退與衰退之間平均相隔五十七個月,即四年零九個月(最短的一次為十二個月)。



大摩對英國的情況亦作了統計,發現大不列顛自1955年以來一共出現過九次衰退;衰退與衰退之間平均相隔七十二個月,即六年(最短的一次同樣為十二個月)。

2009年11月24日星期二

信報 陳大為 - 強盜的分贓遊戲

1120日的信報網上版的《信博》論壇上,壇友曾雯海君貼了一個解釋博弈論的經典案例:強盜分贓遊戲,在此讓大家討論。筆者從此遊戲的反應,聯想到一些跟商業和投資行為有關的應用,與讀者分享一下。

如何分贓獲最大利益
「首先,以下是該遊戲的設定,有如規矩,筆者直接轉貼自曾海雯君的博客:

有五個強盜: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

他們有一百個金幣需要分贓。

五個人都非常貪婪,也非常聰明。

但強盜們是遵守遊戲規則的。

遊戲規則是:

老大需要提議一個可行的分贓辦法,

然後由五個人一同投票決定是否通過方案。

如果有半數或以上贊成,就可以通過方案。

如果沒有半數或以上贊成,提議者就會被扔下海殺掉。

如果老大死了,就由老二提議一個可行的分贓辦法,

然後再由大家投票,餘此類推。

現在你是老大,你要如何分贓,才可以在獲得最大利益(記得他們全部都非常貪婪,也非常聰明)的同時,亦能保住性命?

你的提案是什麼?給每人實數多少個金幣?」詳見:http://www.hkej.com/template/forum/php/forum_details.php?blog_posts_id=40980
)

要解開這遊戲,方法是先不要一次過解決五個人的情況,而是由二個人的情況開始推理。


假設只有老大和老二,次序規定由老大提出。由於只需要50%或以上同意就可以通過,老大單憑自己手上的一票已經可以「過骨」,因此完全毋須理會老二怎樣投票,更不用分任何金幣去買票。所以在兩個人的情況下,老大全取一百個金幣,老二則四大皆空。

三個人的情況就複雜一點點:老大的一票只有三分之一,不到一半,不夠通過提案,因此一定要拉攏多一票:到底是老二還是老三?

解決的方法是倒過來想,如果老大被殺,以後會怎麼樣?

一旦老大被殺,剩下的是老二和老三,由老二話事。情形就變回前述的二人遊戲的情況:老二獨吞一百個金幣,老三什麼都沒有。所以,老二有很大的動機去殺老大,而老三則模稜兩可:假使老大不願意分錢,老三是零;為此老三憤而殺死老大的話,結果其所得一樣是零。這就讓老大有了機會:只要他給予老三好處,老三就有動機幫助老大,那麼到底應多少?

五五開?三七開?
答案是一個金幣就可以了。理由很簡單:對老三來說,不和老大合作的結局是肯定的:一無所有。和老大合作,結局也很明顯:一個金幣。由於遊戲設定說明這些人貪婪而又理性,只會考慮利益而不是情緒,而且整個遊戲就進行一次,完事後不會再合作,不用考慮下一次被報復的問題,因此最理性的答案(卻不一定「正確」)就是一個金幣。

餘下跟從同樣的方法推理即可。由於和主題關係不大,四個和五個強盜的情形留給讀者們有空可自行推理一下。

回頭來看看這個例子中有什麼教訓:

第一,無論在商業上還是投資上,都有機會遇上老三的情況。中國的製造業被國外處於下游的分銷商和零售商控制着,如果說老二是指國外零售商的競爭對手,那麼製造業就等於老三。一方面零售商不願意自己的供應商支持競爭對手。另一方面,也不願意也沒需要讓他們壯大。因此最佳的策略就是「吊鹽水」,讓他們有足夠誘因繼續合作,但是自己依然獨佔最大的利益。

工程的分包亦有同樣情形;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更用盡能夠定下遊戲規則的優勢。處在「我為魚肉」 的位置上,在實力足以成為老大集團之一分子前,就只有另想辦法壯大自己
了。

當分析公司股票時,要考慮該公司在該行業的位置,以決定除了一般的財務因素外,有沒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除了在分贓的情況外,個人投資也可能遇上類似的狀況,特別是具有期限的衍生工具。由於篇幅所限,留待明天分解。

*************************************************************************************
Chan David 很簡單,先由3個人的情況推理:在3個人的情況中,如果老二和老三合謀害死老大,下一輪老二坐莊,老三無論如何都反對以殺死老二,因此老二一定要保老大,而老大有老二的"鐵票",一定不懼老三,因此甚麼都不用給,結果是老大100,老二老三吃鴨蛋。

如果四個人,假設老大在其餘3人合謀下掛掉,則老二獨佔利益(反回之前的狀況),老二有很大動機幹掉老大,出於自保,老大定會拉攏老三和老四每人各1個,而站在老三和老4的立場上,有一個總比沒有好,所以結果是老大98,老二0,老三和老四各1

到了五個人,一旦老大掛掉就會跌落上一個情況,而在上一個情況的老二(即現在的老三)將吃鴨蛋,所以分給他1個金幣就可以收買他。這樣老大有兩票。現在差一票,回到上述情況,則上述的老三(即現在的老四)將會有一個金幣,故此要多給1個去收買,於是最終是老大97,老二0,老三1,老四2,老五0112014:49

Equity Collar助富豪作股票保底

鄒小敏

Equity Collar助富豪作股票保底

香 港的報章雜誌經常為大眾市民提供許多名人富豪的投資消息,前一陣的報道有許多是富豪購買物業、這一陣子的花邊新聞又是富豪追捧即將上市的新股。這些「富豪 概念股」在其展開的Road show(路演)中,大家只聞公司管理層對業務發展及商業理念的介紹,但是,有關於集資規模、盈利目標等關鍵數據,往往是諱莫如深,只有券商在旁作的預測 數據。話雖如此,要成為新股的基礎投資者,入場費在平民百姓心中可算是天文數字,還要加上一段上市後的禁售期。

富豪對沖風險方法多

當 然,這些富豪商家都是飽經風浪的老練投資者,決不會單單為那「資產大折讓」的每股作價而貿貿然入股認購。其實,富豪級的投資者自有投資銀行為其投資風險作 度身訂造的對沖。除了前二周所討論的prepaid forward contract,還有一種與之非常類似但比之且更普遍為新股的基礎投資者採用的場外對沖,就是設保底作用的Equity collars(股價上下限),是期權策略的一種。

Equity collars是OTC產品(場外交易)可依投資者的需要,使單一股票、一籃子股票或股價指數的回報在某一段區間之內,形同設了股價上下限。最常見的 collar形式為:買一個量身訂作的put配合投資組合的目標,同時賣出一個相同金額(contract size)、標的與到期日的call。

Put執行價的訂定視投資者對其投資組合的向下損失想保護到何種程度,希望的保護愈高,執行價愈高,但權利金的費用也愈高。Call的執行價則可依投資者特別的目標(如使collar 的成本為零)或投資者對市場行情的展望而改變。

Zero-cost collar成本為零

其 中一種equity collar 是Zero-cost collar,即是collar中put所支付的權利金恰好等於call所收到的權利金,使collar的成本為零。由put-call parity:P+S=C+Xe-rt中得知,在call為價內(S>X),put為價外及call、put均為價平時,call權利金會大於相同 執行價的put,故欲使put與call的權利金相同,使collar的成本為零,則call的執行價需大於put的執行價。

在股價(S)小於執行價折現值(Xe-rt)時, put價格才會大於相同執行價的call。如果想得到成本為零collar,call執行價需低於put的執行價;在股價等於執行價折現值時,zero-cost collar的put與call執行價是相同。

Equity collar的到期期限可短可長,但大多數到期期限小於五年。許多退休基金都會用上zero-cost collars來鎖定收益及損失的程度。此外,由於equity collar 是場外交易,故可依投資者特殊需求改變合約內容,例如,以knock-out option作為組成collar的put或call,或選擇到期期限較put短的call,如此則因賣call所消失的向上收益仍存在於put與 call的二到期日之間,此使短期看跌而長期看漲的投資者仍可於collar期限的後期參與股市上漲的收益。

根 據以上對equity collar 策略的分析,假設某新股的基礎投資者用了equity collar作風險對沖的話,對沖期間所有股票跌價的風險已由買入的put代為對沖。並且,新股上市後若股價大升特升,反而對用equity collar的投資者不利,因equity collar 內含賣出的call會使投資者要付上一筆實際市價與上限價(cap strike)之差的金額。故此,買了equity collar 的大戶不大期望股價上升。

如 果,還有股民認為凡有富豪青睞的新股,因為眾富豪投資者成了stakeholder(持份者),新股上市後一定有基礎投資者支持股價;又或者認為新股上市 後起碼不會在短期內(禁售期結束前)大幅下跌的話,這種看法等於認為,香港的富豪及基金公司投資者不懂得或不喜歡以場外對沖來減低成為新股基礎投資者的風 險,這有可能嗎?

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

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

全球最大型 明年初澳門公演19億元水上騷 體操 潛水 特技混合體

【本報訊】在香港旅遊業仍在「食老本」之際,鄰近的澳門又有新搞作吸客。澳門新濠天地斥資 2.5億美元(約 19.5億港元),在路氹金光大道興建全球最大型水上騷劇院,來自 18個國家的頂尖體操、潛水高手及特技人,在可容納 370萬加侖的大水池表演飛天下水及飛車等絕技,明年初開業,目標每年吸引 100萬人次入場欣賞。香港旅遊業人士期望乘「港澳同遊」之便,令澳門吸客之餘能帶挈香港。記者馮永堅布魯塞爾報道

澳門賭業正面對政府擬收緊賭枱數目的內憂,以及新加坡新賭場競爭的外患威脅。新濠天地引入大型水上騷迎戰,該騷暫未命名,但金光大道一座專為滙演而設的「 Theater of Dreams」已幾近落成。世界著名的舞台藝術總監 Franco Dragone是這個水上騷的總設計師,為求明年初演出成功,他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的「林特排練工作坊」,搭建一個全球最大的排練場地,供表演人員日夜不停練習。

為內地客加中國元素 放大圖片
水上騷將加入不少中國元素,包括中國功夫。

水上騷將加入不少中國元素,包括中國功夫。

「整個項目由選人、製作都很困難,但知道若有中國傳說中愚公般的堅毅不屈精神,一定可以成功。」聲稱對中國有不少認識的 Franco在比利時接受本報訪問時,用了愚公移山故事比喻製作時如何克服困難。他指這水上騷是全球最大型,表演隊伍全是精英,由 77名來自坦桑尼亞、美國及德國等 18個國家的體操、潛水及特技高手組成。為吸引內地人睇騷, Franco指製作時加入不少中國元素,包括故事背景選了在中國發生,及挑選兩名內地人入隊;為增神秘感,他不肯進一步透露節目有甚麼中國特色,只說整個滙演長 90分鐘,其他表演包括來自坦桑尼亞的軟骨功、水上空中飛人、水底表演及電單車飛車等。新加坡新賭場即將落成,新濠國際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並不擔心,但指澳門不能再單靠賭場吸引旅客。他指,澳門貼緊內地且盡享地理優勢,有 10億人可乘飛機於三小時內到達澳門,但也要不斷革新,引入大型節目吸客就是其中之一;水上騷票價未定,但他有信心可吸 100萬人次旅客欣賞。

港旅業:或帶挈香港 放大圖片
單手頭上倒立是水上騷其中一個賣點。

單手頭上倒立是水上騷其中一個賣點。

研究澳門賭業發展的澳門大學財務及商業經濟系副教授蕭志成表示,賭場轉變以非博彩娛樂吸客是大趨勢,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賭場引入大型表演節目。澳門威尼斯人現有太陽劇團「 ZAIA」駐場;新葡京有賣弄性感的巴黎瘋狂艷舞團及來自日本的「京鈦舞孃」。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會長梁耀霖表示,上海迪士尼及新加坡的金海灣金沙賭場相繼落成後,一定會影響來港旅遊人數;但相信澳門引入大型騷,部份遊澳內地人也可能順道來港,反而帶挈香港旅遊業。他指,本港旅遊景點已落後其他地區,因此不但要增加旅遊景點,最重要是加強旅遊業相關的配套工作,如加強零售業員工對客人禮貌的培訓、食肆食物質素等,以抗衡新加坡及澳門等地。

全球最大水上騷簡介

•明年初在澳門金光大道 Theater of Dreams公演•全球最大商用水池,直徑約 164呎,水深 26呎•場館名為「 Theater of Dreams」,可容納 2,000觀眾•水池容量達 370萬加侖,是奧運比賽標準泳池的 5倍•有 258個自動噴泉, 8個達 10噸重的升降台,水池可在短時間內變為舞台• 77個表演者各有專長,包括體操武術世界冠軍、潛水專家及特技人等;來自 18個國家及至少訓練一年資料來源:新濠天地

澳門各大賭場表演特色

威尼斯人太陽劇團 ZAIA:以太空為主題的表演全長 90分鐘,滙集 75名演藝人員的高超舞蹈與特技表演金沙•仙樂都:以衣着性感女郎作賣點,表演勁歌熱舞• All Star Celebrity Tribute Show:主打模仿各國藝人,包括仿米高積遜、麥當娜及郭富城等新葡京巴黎瘋狂艷舞團:女郎以衣着性感見稱,勁歌熱舞取悅觀眾京 の舞孃:標榜由日本性感女郎演出,女郎會以誘人動作挑逗觀眾,只准 18歲或以上人士入場星際星際舞蹈員及 Star B Girls:在酒店及賭場大堂接待客人,並穿特別服飾與客人拍照永利沒有大型表演,但酒店大門外有一表演湖,定時有噴水煙火表演資料來源:上述賭場

外地搶港旅客旅遊設施

名稱:世界最大水上騷 地點:澳門 落成日期:明年初設施特點:滙演全長 1.5小時,共 77名演員作高空跳水、水上空中飛人、水底及電單車等表演名稱:濱海灣金沙 地點:新加坡 落成日期:明年初設施特點:酒店由三幢 55層高大樓組成,天台花園可一覽獅城全景;賭場高四層,面積達 1.5萬平方米名稱:聖淘沙名勝世界 地點:新加坡 落成日期:明年初設施特點:度假村內有賭場及環球影城,景點包括變形金剛主題景點及全球最高雙軌過山車,以及全球最大水族館「海洋生物園」名稱:迪士尼樂園 地點:上海 落成日期:預計 2014年設施特點:佔地 409公頃,大香港一倍多;設中國特色遊樂設施,包括奇妙王國、長髮姑娘城堡及海盜世界酒店等名稱:多個新賭場 地點:台灣 落成日期:未定設施特點:預計今年底作全球性招標,可吸引大批福建等地的內地旅客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全球最大型水上騷明年初在澳門公演,新濠天地特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設一大型水池,供表演者練習。謝榮耀攝

2009年11月4日星期三

民生銀行或成今年最大IPO



中國證監會6月份已放行在A股上市的中國民生銀行將發行H股,如果按股東大會的議案通過發行最多約三十八億二千萬股,按昨天A股收市價8.1元人民幣計算,若H股招股價不低於A股,那招股價將達9.2元,可為民生銀行最多帶來350億元資金,或成為今年香港最大型的IPO。
2007年民生銀行積極進行事業部制改革,這種改革模式在內地銀行中並沒有經驗可循,但改革得到多家證券行的認同。招商證券認為,在競爭加劇逼使銀行改革下,民生的模式創新有望使其在銀行業新一輪競爭中搶佔先機,並預料效果可能在2009年即逐步體現。
改革有利有弊
據招商證券介紹,民生銀行設立了零售銀行部、貿易融資部及投資銀行等,這些新設的事業部見效相對快速。截至2008年6月底已有近一半的貸款集中到事業部管理,汽車金融、小型微型企業和零售貸款、貿易金融等盈利模式在事業部下發展迅速,費用管理透明度、風險識別和定價能力提高。
不過,困難點出現在公司的銀行事業部。例如事業部與分支行、事業部與事業部之間分工和利益關係的理順,中後台的配套。
有包銷商指出,民生的銀行事業部能否與原有的銀行分行合作,能否制定表現評定機制將是其風險之一。
招商證券預料,未來民生銀行的客戶將從強力滲透大型客戶轉向服務大型核心客戶,並全面向中小型客戶轉移,從經營低風險轉向中度風險,從單一息差收入轉向收入多元化,從單純賣產品到經營客戶關係、提供整體金融服務;集團期望在五年規劃期後,大企業、中小企業和零售業務佔比分別達到40%、30%和30%,非利息收入則佔比重達30%。
券商一般預計,民生銀行招股價約8元,對該行的估值,投資者不宜直接使用2009年上半年盈利,原因是上半年出售海通證券收益是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投資收益把純利推升28.8%。首三季度民生銀行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8%,但剔除海通股權處置收益後的淨利潤同比降25%,較中期39%的降幅明顯收窄。
光大證券指出,負債成本降低成為三季度息差上升的主要推動因素,預計第四季和2010年資產收益率的提升將更加明顯。和招商證券看法相似,光證認為,2007至09年是銀行快速擴張後的調整階段,為後續擴張儲備了能量,在體制、資訊系統等方面為下一個增長期打下了基礎。
資本充足比率可達標
截至上半年,民生的核心資本充足比率是8.4%,與上市銀行平均的9%有差距。按民生銀行行長洪崎的說法,上市融資目標是把資本充足比率提高至10.5%或以上,增資後應足以支持該行未來二年的規模增長。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越高越貴 走發水法律罅「名門」榜首 九層停車場墊高豪宅

【本報訊】發水樓越建越高,摩天巨廈建完一幢又一幢。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調查發現,歸根究柢是發展商透過瘋狂興建停車場,將整幢住宅墊高,以締造屢創新高的物業天價。其中長實旗下的大坑豪宅「名門」,原本准建 39層住宅,落成後變了號稱 57層高,停車場與住客會所佔了足足 11層,成為全港層數最高的發水樓停車場。

環保觸覺以 300個 01年後落成的住宅項目數據,調查各大屋苑透過興建停車場「發水」的情況,結果發現八成項目最少建有兩層停車場, 29個項目的停車場由 3層至 9層不等。
停車場層數最高的為長實大坑豪宅名門。長實 00年以一億元低價向胡文虎家族收購虎豹別墅地段後,改建成號稱樓高 57層的屋苑,但撇除跳級層數,實際只得 50層,包括 9層停車場與兩層住客會所,合共提供 396個車位。

根據屋宇署資料,名門准建的住宅樓面面積約 50.9萬平方呎,但不計算入住宅面積的停車場樓面面積,竟達 17.1萬平方呎,發水比例超過 33%。
另一發展商裕泰興位於旺角的長旺雅苑,停車場發水情況同樣嚴重。該個單幢式住宅項目樓高 39層,但住宅層數只得 27層,其餘 12層中有 8層停車場,以及 4層商場與機房。雖然停車場多達 8層,但每層只設置五個泊位。該項目的住宅樓面面積只得 5.24萬平方呎,但停車場面積 2.4萬平方呎,發水比例高達 46%,堪稱全港之最。
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住宅單位面積越大,發展商可建的停車位數目越多。例如發展商每提供六至九個 430平方呎至 750平方呎的單位,就可以興建一個停車位;若興建六至九個超過 1,700平方呎的單位,便可提供九個車位。
不過,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表示,現時沒有法例和規則限制停車場的面積與樓高,假如住宅大廈座落在沒有設樓高限制的地段,發展商理論上可以透過興建停車場建成超級摩天巨廈。

變相送錢給發展商
以近期成為焦點的西半山天匯為例,該單幢式豪宅樓高 44層,但由於每個單位都逾千方呎,所以全幢大廈雖然只得 66個單位,但發展商恒基可興建 104個車位,分佈在 5層停車場,加上兩層會所平台,把這座號稱頂層 88樓高的全球第一豪宅,墊高了超過 23米。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批評,小業主須真金白銀向發展商買入車位,但政府豁免發展商興建停車場計算入總樓面面積,也不用補地價,是變相送地送錢給發展商。

十大最高層數的屋苑停車場
屋苑:大坑名門 發展商:長實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396個/396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9層/39至 40層

屋苑:旺角長旺雅苑 發展商:裕泰興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35個/94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8層/27層

屋苑:彩虹清水灣道 8號 發展商:俊和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504個/316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7層/44層

屋苑:深井碧堤半島 發展商:九倉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2,728個/2,928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7層/54至 56層

屋苑:旺角百利達廣場 發展商:恒基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72個/272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7層/34層

屋苑:大角嘴一號銀海 發展商:信和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204個/700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6層/36層

屋苑:何文田灝畋峰 發展商:嘉里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75個/69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6層/39層

屋苑:西半山天匯 發展商:恒基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104個/66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5層/36層

屋苑:銅鑼灣山壹號雲頂 發展商:新鴻基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535個/412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5層/14至 16層

屋苑:尖沙嘴港景峰 發展商:長實
車位數目/單位數目: 356個/988個
停車場層數/住宅層數*: 4層/54層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施迪」「史提芬」立港74年不倒

【本報訊】滙豐銀行鈔票印有一隻閉口但威風凜凜的獅子頭,遊客及港人亦經常走到滙豐中環總行的一對青銅獅子像前拍照留念,雖然未必人人說得出雙獅名叫「施迪」(Stitt)及「史提芬」(Stephen),亦不知牠們是「複製獅」,但「滙豐前面嗰對獅子」盡忠職守七十四年,見證本港歷史發展並伴着港人成長,2S更誘發不少傳說。
港銅獅屬第二代
目前屹立本港的銅獅為第二代獅子,事緣滙豐上海分行大樓一九二三年在外灘啟用時,為配合氣派,滙豐特別請來藝術家普勒打造一對青銅獅子,「施迪」閉口靜蹲,「史提芬」張嘴吼叫,兩獅含有安全與守護意思,獅名取自當年上海分行經理及滙豐香港總司理施迪及史提芬。

銅獅駐守上海不久本港便複製一對,複製過程長達兩年,據說每隻獅子重達二千二百五十公斤,故須將獅子斬件鑄造再合併,一九三五年起運港駐守皇后大道中舊滙豐總行,左為「史提芬」,右為「施迪」。「施迪」的第一代真身後由上海市銀行博物館珍藏,「史提芬」則在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展覽,而本港的銅獅○一年亦曾被複製,第三代銅獅翌年擺放於英國倫敦新總部。

說回本港銅獅,牠倆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落入日軍手中,險被熔掉,到二戰結束後才被美軍發現在大阪造船廠,有傳當年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令下,於一九四六年將雙獅運返本港,只要細心觀察,目前仍可在「史提芬」身上發現炮彈碎片擦過的痕迹。

到八十年代初,舊滙豐總行清拆,兩獅曾暫遷皇后像廣場,至八五年在風水專家悉心安排下重回新總行。雙獅鎮守香港大半個世紀,亦曾誘發不少荒誕傳聞,早年有傳指雙獅曾口射石頭襲擊警察,甚至在日食時咬掉女孩頭部因而被封口,但這些傳說未有影響港人對獅子的感情。

滙豐銀行由蘇格蘭人湯馬士‧修打蘭於一八六五年在香港創立,開業一個月後上海的分行亦開始營業,原名香港上海滙理銀行,一八六六年先改英文名,至一八八一年才正式改名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取其匯款豐裕之意。

來源:東方日報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填氹不借力求自保 資金充盈通脹不起

一、

美國的財政赤字山積,不僅令「最大債權人」中國憂心忡忡,全球的美元持有者亦人同此心;財赤不斷滾大,債務人最後如何「了斷」,歷史告訴大家,當債務人支配(且別說主宰)世界政治舞台時,通過戰爭或製造一次惡性通貨膨脹,是「減債」的不二法門。以當前的形勢看,不論出現哪種情況,對雄於資財的人都會帶來致命打擊!

據白宮預算局的推算,到了十年後的二○一九年,美國政府的年利息(支付國庫債券的派息)支出將達六千八百一十億(美元.下同),約佔當年聯邦政府總開支預算的百分之十五點七,約合GDP百分之三點八,而此利息支出將為當年財赤的三分二弱;這種利息支出的數額,是假設屆時的三月期(九十一天)國庫券及十年期債券孳息分別為四厘及五厘二(通脹率則為百分之一點六五)而計算出來的;如果屆時的利率和通脹率皆比此假設高,情況當然大大不妙。為作比較,筆者從《向總統報告○九年度經濟狀況》中找出最近二年的有關數據─○八年美政府的利息開支為二千四百八十九億,約佔總預算開支的百分之八點四;○ 九年的數字依次為二千一百一十四億及百分之五點八。它們的差距主要為利率持續下降造成,並非實際財赤萎縮。把利率壓縮在低水平,有利美國「還債」,但會誘發通貨膨脹,這已是街知巷聞的常識,不過,二害相權,美國政府是傾向低利率的,這不是說她不當惡性通脹是一回事,而是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通脹甚難肆虐,而即使它捲土重來,災情最慘的是債權人,債務人尤其是仍能開動印鈔機的美國,雖亦有所困擾,卻仍能輕鬆還債。惡性通脹等於債務人「充公」債權人的購買力,對美國並無損失。這是恒久不變的鐵律。

二、

當「直升機」貝南奇掌聯儲局之初,筆者為文指美國不會出現通貨收縮,事實果然如此,這並非筆者的「預測」準確,而是貝南奇向來如是說。到了去年中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從華爾街向外擴散形成全球性的「金融海嘯」,貝南奇同樣以增加貨幣供應及壓低利率放寬信貸為對策時,筆者認為大事不妙,惡性通脹將臨,可是,一年後,美國通脹率仍是負數(消費者物價指數今年迄八月平均數為負零點四〔八月負百分之一點五〕),為什麼在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下通脹避不出現?由於筆者的「預期」錯得離譜,因此努力查找原因,終於有點頭緒。

貝南奇並非浪得虛名,他真的如在直升機上「散」紙幣,自從去年六月開始,聯儲局的印鈔機夜以繼日開動,貨幣供應從當時的八千多億,一路遞增至今年八月的一萬七千餘億;「銀紙」泛濫加上利率近零,通脹何以無蹤無影?答案是利率雖低,仍非負利率,唯二者的差距似有若無;因此,筆者以為銀行寧願「坐擁巨資」不肯輕易借出才是主因。由於信用卡拖欠日甚一日、物業按揭到期不還或供樓者(仍非業主)失蹤令「銀主盤」大增,加上生意難做商行貿易公司清盤事件已成常態,銀行從聯儲局借入的資金正好用於填補這些深坑。另一方面,如果銀行「自保」後仍有餘資(所謂excess reserves),亦不願或不敢借出,以免在新一輪跌市或第二波衰退中再全軍覆沒;而消費者─法人與個人─痛定思痛,在現況不穩定前景不明朗之下,亦不願或不敢消費,當然亦不會積極舉債擴充業務,結果融資市場借、貸兩閒,資金流速(velocity)減緩,通貨膨脹率便抬不起頭。

和實行計劃經濟的中國不同,美國央行─聯儲局不可能下令銀行借錢,融資市場因此如一潭死水……。作個淺顯的比喻,銀行和消費者都是宿醉未醒,他們依然暈暈迷迷、渾渾噩噩,什麼都提不起勁,對再飲酒當然更是興趣缺缺;因此,即使貝南奇無限量供應廉價美酒,亦乏人光顧而滯銷;消費市場的情況便是如此,銀行不肯輕易貸出,消費者大都仍負一身舊債,現在利息雖低,亦缺乏消費意欲。

利率低至無可再低,意味政府有意驅趕資金入市場,由於資產價格跌勢未止及工業設備閒置率仍高,銀行不敢融資物業及工商業,但投資者對如雞肋的利息已不耐煩,紛紛入市,這是近月來世界股市火紅的底因。股市投資者並非「無端端」入市,而是他們相信低利率有助經濟復蘇,進而預期未來盈利可觀。市況顯示及時入市的投機者已有相當利潤,可是,除了有升有跌的「古訓」令升得「太」高的股市有回吐壓力外,由於獲得銀行融資比較困難,企業遂紛紛向投資者伸手從股市集資,香港的情況大家心中有數,歐美市場亦面臨龐大的集資潮,舉其犖犖大者,盛傳短期內集資的便有西班牙Santandar銀行七十億、皇家蘇格蘭銀行八十億、勞合銀行二百億……。趁投資者對股票如飢如渴的現在上市或開股集資,當有助企業營運(也許還能帶來不錯的利潤),但經過「金融海嘯」,人人知道銀行絕非常勝軍,在股市已錄得相當升幅的情況下,當股票供應突然一湧而來時,股市調轉升勢,勢難避免。這是投資者不可掉以輕心的形勢。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中秋月餅:賣老VS賣潮

今年香港的月餅市場競爭劇烈,而且各有千秋,當中奇華餅家以擁有七十年歷史為賣點;大班冰皮則以「不老餅」、「很潮」作為基調。兩者一老一嫩,南轅北轍,相映成趣!

要設計公司的宣傳策略,總不可以少了分析 marketing 3C─即 customers(顧客)、competitors(競爭對手)和company(自己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能力等)。三個 C 互為牽動,其中尤以競爭對手的活動最難預測和估計。奇華和大班各自設計不同策略作推廣,相信他們已考慮到市場上其他對手的推廣方式,終於各自推出自己的宣傳賣點,又碰巧一個賣古老、一個賣新潮,成為「極端」的定位。

先看看奇華如何「賣老」:

廣告一開始便見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街景,鏡頭從當年奇華餅家老店的門面搖下,見到奇華的代言人曾志偉穿起長衫,手拿一盒當年以紙盒包裝的奇華月餅,他微笑地步出奇華,一輛當年的豪華私家車正在等候他。他坐在車廂後座,向外望時,但見古老招牌及街上行人(當然也是當年的裝束),騎樓上的小孩子正在把玩中秋燈籠,還有一家人圍在桌前吃飯,一片節日氣氛。志偉望着手中的月餅盒,盒上還有一個皎潔渾圓的月亮……他抬頭一看,天空中也有一個又圓又大的月亮。

突然間有一隻手指向天上的月亮,月亮變化成一個門鈴,叮噹一聲,一名男子應聲開門並說:「乜你咁遲㗎?」志偉送上一盒以新款鐵盒包裝的奇華月餅並說:「七十年啫!」鏡頭又回到奇華數十年前的老店,旁白:「用心七十年,奇華至尊月餅!」
時光轉移盡見心思

這個故事平凡得很,說的是從數十年前至今日,奇華向來是節日送禮佳品。上一代到現今一代,都喜歡這個品牌。廣告中的「時光轉移」靠一個圓圓的月亮和門鈴交接,顯得頗有心思。曾志偉一句:「七十年啫!」正點出「奇華已有七十年歷史」。

與奇華剛好相反的是大班冰皮,它強調的是「不老餅」、「合乎潮流」!大班冰皮的電視廣告共有三個,它的處理方式是月餅廣告中前所未見的。

《老師篇》:開鏡見一中年而肥胖的女士,戴眼鏡的她在電玩中心的跳舞機前準備,旁邊有一群十多歲的年輕人圍繞着她。突然間,跳舞機播出強勁音樂,中年胖女雙腳像着了魔似的,隨着音樂起舞。她的舞蹈贏得圍觀者熱烈起哄和歡呼!鏡頭接去跳舞機熒幕上也在手舞足蹈的卡通女郎,字幕顯示:「老師 ≠ 老餅」。旁白:「咪當人老餅,今年送大班冰皮月餅!」說旁白時,畫面同時出現多個切開的冰皮月餅一角,可見有十多種不同餡料,最後一角變成一個完整的月餅,並從平面角度移至鳥瞰角度,月餅上壓有「大班冰皮」的凸字。最後尾鏡見老師笑口噬噬地拿着一盒月餅,旁有「香港大班冰皮月餅」及銷量冠軍的icon。

《老豆篇》:同樣在電玩中心,一群人在連線打機。幾個人的手指在遊戲機前的鍵盤上飛快地鍵入指令,畫面見到遊戲機內的人物由高處墮下,畫外音說:「細 B,仲唔托板,我俾人屈機呀,快 D 過嚟救我!」看到一年輕人立即示意作出反應!「傻強,唔好再打卒仔,快啲補血,幫我打大佬……」另一年輕人傻強正聚精會神打機並大叫:「收到!」此時鏡頭接去特寫一個很潮的手機,手機鈴聲竟是一段日本語。拿起電話接聽的是一位頭髮已白的中年男人。他對電話說:「阿仔你放學嗱?放學買張點數卡,同埋叫你阿媽煮定飯先……」此時遊戲機的畫面出現「老豆 ≠ 老餅」的字樣。

《老闆篇》:停車場上,一個滿頭白髮、西裝筆挺、拿着公事包的男士步向他的平治座駕。當他正想開啟車門時,三名穿了恤衫,年紀較輕的男士在旁向他打招呼,並稱他為「老細!」老細回頭一看,見他的員工身旁停了一部綠色的保時捷跑車,他說:「咦,新車喎!」鏡頭一轉,已見他坐在跑車的駕駛座上。最初好像不太順利,但隨之而來是車子飛快地向前衝,而且轉波後能連續多下擺尾,像特技般,最後一個甩尾拍回幾位職員身邊。鏡頭對着貼在車身上的標貼拍攝,它寫着:「老闆 ≠ 老餅」。
巧借「潮語」賣「潮物」

大班的廣告不但以電視為主,更有頗多地鐵廣告以連串六塊 escalator crown(扶手電梯旁的廣告牌)為一組。全部設計簡潔,以港式「潮語」(潮流用語,非潮州話)作為廣告主題:

(1)送禮「升呢」(月餅頂部鳥瞰,上見大班冰皮四個凸字);(2)「賣飛佛」厚禮(月餅側面圖);(3)足料無「蝕桌」(月餅剖面見內餡);(4)味道勁「屈機」(月餅向兩邊分開,但只見中央內部少許);(5)選擇多到「O 晒嘴」(旁有十件半邊的月餅,見到不同餡料);(6)咪當人老餅!今年送大班冰皮月餅(月餅外盒)。

據筆者記憶,此為利用本地「潮語」大規模作廣告之首,在創作上特別值得鼓勵。相對奇華(或其他月餅製造者來說),大班的創意不僅是懂得在廣告中利用最能表現潮流的東西,而是把冰皮月餅作為「潮流物品」的策略!

長期以來,傳統月餅均被視為「老餅」,而且中秋送禮這習慣亦漸漸被淡忘了,年輕人也沒有這習慣。大班把冰皮月餅與傳統月餅分開,再將之定位為「潮流物品」,然後花費大量金錢,教育市場「冰皮月餅」是潮物,且是中秋送禮首選。
百利無一害攻勢

這樣做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對大班來說,它的風險並不高。因為:一、大班已是冰皮月餅的市場領導者,只需推廣冰皮月餅,它的收益是最高的;二、再強調它的市場領導地位,可進一步鞏固及增加其銷量,最後做到「大班冰皮就代表冰皮月餅」這策略;三、從前甚少人以「冰皮月餅」作送禮之用─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人以為「長輩們都不愛吃冰皮,他們會喜愛傳統月餅」,現在先以老闆、老豆及老師多潮人為標榜,顯示他們愛潮物,也愛冰皮;故中秋時節送贈冰皮月餅乃首選。而大班冰皮在固有的暢銷基礎下,再加推「送禮潮物」的附加價值,顯然可有助銷量邁向一個尚未開發的處女地─鼓勵以冰皮月餅送禮,對品牌來說,可謂「百利而無一害」也!

選擇老闆、老豆及老師作對象,相信亦是經過市場調查及研究過送禮與受禮者的心態─老闆、老豆和老師,應該是最常見的送禮和受禮對象。此外在港鐵扶手電梯旁的廣告所用的創作手法,能充分利用到「以潮人用語」,即是潮語來賣「潮物」的優勢。

如果閣下未懂何謂「升呢」、「蝕桌」等詞,不妨「請教一下」你的子女,因為他們才是廣告的目標對象─即是會把大班冰皮月餅當禮物買入,送給你的「潮人」!

作者為品牌及市務傳訊顧問.香港市務學會主席.亞洲市務聯盟副會長

www.admango.com/hkej/index.htm刊載本欄過往之文章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瑣見瑣文 - 邀約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06:30

(瑣見瑣文 翁靜晶)

(星島日報 報道)曾幾何時到商店購物,每樣貨品多少錢,顧客都須向店家問價。有些奢侈品,價錢甚至是「因人而異」,用上只有店東才懂得解碼的暗價,待客而「鋸」!

明碼實價的普及,也只在於電腦化之後,然而用機器打印的價錢牌,卻時有「手民之誤」。店家在貨架 上的標價,若涉錯誤,到底理在何方?

類似將二百九十九元錯貼成九十九元標籤事件,若發生於香港,該以「合約法」的原則處理。照規矩,一宗交易必須有「要約方」(Offeror)及「承諾方」(Offeree),由前者提出交易,再由後者選擇是否接受交易。

店家貨架上的標價,在法律的定義上只屬「邀約」(Invitation to treat),即消費者「邀請」店方提出「要約」,當顧客到收銀機付費之際,店方隨時有權拒絕「邀請」,亦有權要求更正價錢,否則不完成交易(這稱為「反要約」),這觀點通用於現時的「國際商法」。

故此,當店家在標價時「擺烏龍」,法律並不站在消費者一方,他們沒有法律理據,強逼店方必須收取那較低的錯誤價錢。除非能證明店家有欺詐成分(如長期以出錯價錢吸引顧客,或知道錯價後拒絕修改,以圖有其他人「中招」),否則即使報官,客人亦無勝算。

美國有不少商戶,大慷其慨,願意接受錯價「蝕賣」,只不過是出於「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乃人情,非道理!

那麼在法律以外,又有沒有所謂的「慣例」?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舊事雖往矣 記錄當存真

沒有大是大非的沉重,亦非事關重大的顛倒,只是「飯局吹水」那種說得忘其所以的虛虛實實,透過傳媒廣播、文字記錄,《信報》過去的歷史因為曹仁超接受無綫收費電視的閒談式節目訪問而出現了不符事實的失真!

《信報財經新聞》於一九七三年七月三日創刊,說服筆者自立門戶、一力擘劃組班的是報界前輩羅治平,鼓勵並在財力上予筆者以極大支持的是香植球。除了總攬編務撰寫評論以外,駱友梅是代表筆者權益的註冊原始股東、是出版人(化名方師蘊,是《信報》未由有限公司持牌前的報社東主)、是受薪記者(筆名張先聞);另一位註冊股東是香先生的表親鄧蔚天,他是名義代表,從未真正出資,也無任何職務。

草創期的財困難熬,羅先生在《信報》開辦一年多後離去,退還百分之五的股權,改營一份非常專業並且賺錢的馬報至年前去世;羅先生不在《信報》視事後,他的工作便由內子肩挑。

財政漸見穩定後,香先生在筆者提出歸還資本欠款時撕毀借據,祝福我們此後發展順利,且着鄧先生從股東名冊退下,《信報》股權自此便由我和內子各持半數,此所以說明曹仁超(原名曹志明)與筆者合創《信報》是不問事實的「印象」。

曹志明與筆者淵源甚深,早在筆者主編《明報晚報》經濟版時,他是投稿人,因而相識;開辦《信報》後,他的專欄改投《信報》。記憶所及,我不知道志明曾任職《明報晚報》,對他年來提到前與查良鏞的過從、後與李澤楷的相交,都是筆者意識以外的事情。

《信報》開辦時,曹志明在石林投資公司任職,公餘撰寫約四百字以思聰為筆名的「香港股市」,後來再添一段三、四百字的「投資者日記」,曹仁超是筆者起的筆名。

事業初創的驚濤駭浪,使筆者不敢輕易羅致家庭負擔沉重的朋友進報社工作,所以曹志明正式成為《信報》的受薪職員,是在報館財政危機解除後(約在七五、七六年間),職位是資料室主任;邀他入股,購入百分之五的股份,更是再經幾年的發展。這些舊聞,曹志明本人在一九九三年《信報》二十周年報慶的特稿〈與信報一起見證二十載股海風波〉中,寫得十分清楚。為何近年各式傳媒對《信報》歷史滿布失實的記載,倒真的使人木宰羊!

早兩天游清源的「頭文字Y」提到許家屯在《香港回憶錄》中說到他當年與筆者夫婦接觸的一些情節,同時指出「投資者日記」作者在文字中會「透露一些重要的社會、政治、金融動態。他講某些聞人,多用代號,如稱王某某為『紅色肥貓』,邵某某為『排骨』……」。

此話一出,筆者想到要對思聰和曹仁超這兩個筆名補添注腳,因為二者早被議定為報方(舊公司)資產,不屬個別作者,因而可以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寫作人,也可以在同一稿內有不止一位作者的筆墨。直到《信報》賣盤,傳奇鐵三角分道揚鑣,思聰名下的撰稿人早已換了幾代,作為第一代思聰的曹志明,沒有歸宗認祖;他悉數售出舊公司的股權後過檔新公司,在新人事的推動下,經常要以曹仁超的真身應世,那也是挺自然、挺應分的一回事;不過許家屯說曹仁超筆下那些聞人代號,如稱王某某為「紅色肥貓」,邵某某為「排骨(泰山)」之類,卻無一字出自曹志明之手!

事實是,「投日」所有關乎金錢財務的點評風議,百分之九十九出自長於金融財務、熟悉投資實戰技巧的曹仁超(我老曹亦是筆者起的花名),餘及社會、政治的花邊題材,則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與他無關。許家屯提到那些人物代號,均為筆者或套用、或創造的戲筆,連經常有人問及的木宰羊,也是筆者從六、七十年代台灣名作家柏楊的著作中「偷來」;木宰羊是潮閩語系「無知影」的台灣話─不知道。

自醞釀香港前途談判開始,很多政壇耳語,不大適合以報道或評論形式見報,於是筆者便在「投日」的財金內容以外,以輕鬆筆墨、藉行山友對話或社交酬酢的交談,烘托出一些社會性和政治性話題,當中也有政情版同事轉述的傳聞。二○○○年之前的十多年間,筆者雖然不回報社,但是每日增刪潤飾「投日」是寫短評以外的例行公事,如今仍未退休的副總編輯袁國培,是長期負責為該欄總其成、起標題及對股市消息作「質檢」的把關人物,對於當年經營此一專欄的傳真來、傳真往,知之最詳,體會亦深;他曾校正不少「投日」快筆的粗疏錯漏。

統一一個專欄,通用一個作者名字,天天伏案為「投日」寫金錢事務、提供投資意見的曹志明是人所共知的曹仁超,欄內經常外添一些不是出自他手的政治性、社會性內容,着實為他添來不少煩惱,遇過很多尷尬的場面;可是在維護專欄整體形象的大前提下,志明信守承諾,沒有斤斤於為曹仁超的「文字分家」,可是這樣一來,便為自己背上長期的精神負擔。如今事過境遷,由我道出情由,對他許有鬆綁的輕快。

筆者與曹志明認識大約四十年,一向交深言淺。說言淺,不是話不投機,而是筆者素來寡言,是老式宅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還到報館上班的時候,二人接觸較多,過去十多二十年不到報社,一、二年不見一面是常事,而保持聯繫就是偶然的就某些數據資料通個電話、發個傳真(論及股市,筆者大都請志明提供數據)。雖然少見面,二人之間卻存有極大的信任—無論早期的作者編者關係、中間幾年的賓主情誼,還有後來更長時間的股東合作,彼此都是盡其在我的正經做事,分憂分成,無怨無悔。他做事一向負責,為人未必世故,卻很機靈,我們在《信報》的股東合作關係三年前結束,是一段難得的、有始有終的、歡喜收場的和合因緣!

與筆者拙於辭令、不願吭聲恰恰相反,志明能言會道,「說話」不能自休,一直在同事之間起了很大的黏合作用,因為他親和力足,既樂於指點後輩,更不吝惜萬歲(請客之謂),所以辦公室人緣極佳;相處久了,同事們大都知道曹蛇話匣子打開便上天下地,從盤古說到未來,懷壯思飛;也是這種口若懸河的秉性,筆者對他會順着人家的印象式提問作抽象式回答早有認識,所以對他年來提及《信報》的事情屢有失準,也能體會那是話多有失、忘其所以的說過了頭而沒加糾正。可是近日看到電視,特別是看到白紙黑字的記載,畢生從事新聞工作,追求信實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態度,曹志明以曹仁超名義公開說話而引起外界對《信報》過去的認識愈來愈不顧事實,筆者作為創辦人、過來人而不加澄清,豈不是等同默認!

早就說過,並非事關重大的是非顛倒,也絕無別人受到傷害的嚴重性,只不過事有本末,對於筆者曾經有意把《信報》交由女兒在山繼承一節,實情也並非如曹仁超的一句「她沒有興趣」而要略加說明。

辦報多年,筆者夫婦由於本質上不是生意人,所以對市務經營,素感吃力,那時回歸在即,政治變數很大,內子身心疲累,便想來個了斷,準備停辦,不擬繼續;自小對文化藝術有點修養、亦曾受過短期學院式傳媒理論訓練,對《信報》向有感情的女兒極為不捨,認為我們可以把《信報》停辦的話,何不讓她來加把勁,幾年以後再作打算?

決定下來,在山視事,內子和我為免報館事情還是找到我們頭上,所以絕不過問,女兒要在一下間獨力面對種種變動並作決策,怎不吃力?事後想來,也自覺當年大意而對女兒抱有歉意。不過話得說回來,經歷與沈鑒治、邱翔鐘和練乙錚幾位總編共事,他們都認為在山做事穩重,假以時日,未必無成;雖然報業的客觀經營條件因科網潮和其他媒體的競爭而更趨惡劣,女兒戮力撐持了七、八年,至婚後生兒育女,由於她的情緒緊張,內子認為她該以女子天職為重,於是重返報館主事,而部署賣盤然後退休則是以後人所共知的舊話。

曹志明的最大長處是以民間智慧式出之的投資常識(九月號《信報月刊》的〈曹Sir投資答客問〉便可一讀),筆者十分珍而重之,而看重他這方面的專長,讓他長期擔綱「投日」的撰寫及監督投資版面的運作;有關工作夠他忙(他經常長時間工作),使他無暇兼顧其他事務,這是他對轉手前《信報》的經營以至組織等等所知無多的原因。因此之故,他對昔日《信報》的回憶或評論難免會與事實出現距離。

2009年7月25日星期六

33頁小說逾百錯字屎上最強

A貨才女完全錯字表

也許才女出書太倉促,也許只顧執相忘記校對,全書竟出現逾百錯別字,錯誤方式比小說結局更出人意表。也許這本每頁均隱藏錯字、一讀一驚心的《陪著我走》,其實是教人認清錯別字的讀物,才女的苦心我們心領了。

錯字:濛瀧 正字:矇矓
錯字:濛濃× 2 正字:矇矓
錯字:窗廉× 2 正字:窗簾
錯字:豆槳 正字:豆漿
錯字:磞磞跳 正字:蹦蹦跳
錯字:藍苺× 3 正字:藍莓
錯字:游來浮去 正字:游來游去
錯字:淺踏 正字:踐踏
錯字:泡抹× 2 正字:泡沫
錯字:頭昏腦漲 正字:頭昏腦脹
錯字:刻服 正字:克服
錯字:晢學 正字:哲學
錯字:吞逝 正字:吞噬
錯字:遊盪 正字:遊蕩
錯字:抬× 4 正字:枱
錯字:換醒 正字:喚醒
錯字:可況 正字:何況
錯字:戒子× 2 正字:戒指
錯字:磨菰× 2 正字:蘑菇
錯字:趟在床上 正字:躺在床上
錯字:番過身來 正字:翻過身來
錯字:一顆樹木 正字:一棵樹木
錯字:停拍 正字:停泊
錯字:入場卷 正字:入場券
錯字:一拼× 2 正字:一併
錯字:漫漫地 正字:慢慢地
錯字:混鈍 正字:混沌
錯字:呼換× 2 正字:呼喚
錯字:瘙癢 正字:搔癢
錯字:語重心腸 正字:語重心長
錯字:媛媛地× 2 正字:緩緩地
錯字:曠音器 正字:擴音器
錯字:瀝瀝在目 正字:歷歷在目
錯字:猶疑× 3 正字:猶豫
錯字:車箱 正字:車廂
錯字:櫃抬 正字:櫃枱
錯字:靜俏俏× 2 正字:靜悄悄
錯字:煩腦 正字:煩惱
錯字:莫明奇妙 正字:莫名其妙
錯字:實淺× 2 正字:實踐
錯字:搖藍 正字:搖籃
錯字:寬趟 正字:寬敞
錯字:凡多 正字:繁多
錯字:刺熱 正字:熾熱
錯字:肩傍× 4 正字:肩膀
錯字:掙不開眼 正字:睜不開眼
錯字:淋郎滿目 正字:琳瑯滿目
錯字:收獲 正字:收穫
錯字:有點綑 正字:有點睏
錯字:釘著 正字:盯著
錯字:長雙廝守× 2 正字:長相廝守
錯字:無耐地 正字:無奈地
錯字:巡回 正字:巡迴
錯字:作遂 正字:作祟
錯字:游了二十個堂× 3 正字:游了二十個塘
錯字:略過 正字:掠過
錯字:不憤× 2 正字:不忿
錯字:香賓× 2 正字:香檳
錯字:香繽× 2 正字:香檳
錯字:橢圓型 正字:橢圓形
錯字:碌碌眼睛 正字:睩睩眼睛
錯字:畢挺 正字:筆挺
錯字:仕應 正字:侍應
錯字:背境 正字:背景
錯字:萬眾期代 正字:萬眾期待
錯字:驚顎 正字:驚愕
錯字:迷底 正字:謎底
錯字:從新× 2 正字:重新
錯字:駐定 正字:注定
錯字:久遺 正字:久違
錯字:眼框× 2 正字:眼眶
錯字:俏俏地 正字:悄悄地
錯字:急速 正字:急促
錯字:階斷 正字:階段
錯字:柔暗 正字:幽暗
錯字:紅根 正字:紅筋
錯字:難已抗拒 正字:難以抗拒
錯字:零晨× 2 正字:凌晨
錯字:啟事 正字:啟示
錯字:寂莫 正字:寂寞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新 世 紀 疫 症 瑞 士 藥 廠 成 功 研 製 豬 流 感 疫 苗

世 界 衞 生 組 織 把 流 感 大 流 行 警 戒 級 別 , 提 升 至 最 高 的 第 6 級 後 的 翌 日 , 歐 洲 二 大 藥 廠 瑞 士 諾 華 ( Novartis ) 就 向 世 人 宣 佈 一 個 好 消 息 : 成 功 研 製 出 人 類 豬 流 感 ( 甲 型 流 感 H1N1 ) 試 驗 性 疫 苗 , 下 月 臨 床 測 試 後 , 將 全 速 生 產 , 務 求 趕 及 9 月 北 半 球 踏 入 流 感 季 節 前 推 售 。
諾 華 跟 英 國 葛 蘭 素 史 克 ( GlaxoSmithKline ) 、 法 國 的 賽 諾 菲 - 安 萬 特 ( Sanofi-Aventis ) 等 大 藥 廠 , 最 近 數 周 才 取 得 豬 流 感 病 毒 毒 株 種 子 , 進 行 培 植 , 正 當 世 衞 期 待 要 幾 個 月 才 會 有 豬 流 感 疫 苗 面 世 之 際 , 諾 華 昨 日 ( 周 五 ) 宣 佈 , 「 已 完 成 生 產 首 批 疫 苗 , 比 預 定 的 時 間 早 了 數 周 」 , 相 信 在 秋 天 可 以 取 得 生 產 牌 照 , 每 周 生 產 數 以 百 萬 計 的 劑 量 , 可 望 在 9 月 開 始 付 運 。

病 毒 種 子 放 細 胞 內 培 植
規 模 較 小 的 澳 洲 流 感 疫 苗 供 應 商 CSL , 自 5 月 起 通 宵 達 旦 全 速 研 製 豬 流 感 疫 苗 , 幾 近 研 製 成 功 。 諾 華 起 步 遲 , 卻 率 先 製 成 試 驗 性 疫 苗 , 因 為 用 了 嶄 新 提 煉 方 法 。 CSL 是 用 傳 統 方 法 研 製 疫 苗 , 把 病 毒 種 子 注 入 已 受 精 的 雞 蛋 , 待 病 毒 在 雞 蛋 內 以 倍 數 繁 殖 後 , 就 取 出 來 純 化 和 去 毒 , 過 程 最 快 要 6 個 月 。
但 諾 華 改 為 將 病 毒 種 子 放 在 哺 乳 類 動 物 的 細 胞 內 培 植 , 毋 須 等 候 受 精 雞 蛋 供 應 , 也 不 需 擔 心 在 病 毒 尚 未 繁 殖 之 前 , 雞 蛋 胚 胎 就 被 病 毒 殺 死 , 因 此 較 傳 統 方 法 快 幾 星 期 。 諾 華 宣 佈 研 製 出 疫 苗 後 , 股 價 上 升 了4% 。
世 衞 擔 心 病 毒 在 今 個 冬 天 在 北 半 球 爆 發 第 二 波 疫 情 , 因 此 各 大 藥 廠 正 與 時 間 競 賽 , 盡 快 研 製 出 和 大 量 生 產 疫 苗 , 才 有 望 用 來 防 疫 。
諾 華 研 製 出 疫 苗 , 自 然 是 個 天 大 好 消 息 , 但 世 衞 總 幹 事 陳 馮 富 珍 前 晚 表 示 , 世 衞 未 來 要 解 決 的 問 題 , 就 是 在 疫 苗 9 月 推 售 後 , 如 何 分 配 供 應 緊 絀 的 疫 苗 , 以 及 誰 應 先 得 到 疫 苗 。 世 衞 疫 苗 研 究 行 動 主 任 基 妮 ( Marie-Paule Kieny ) 指 出 , 他 們 正 監 控 南 北 半 球 疫 情 的 發 展 , 「 當 接 下 來 幾 周 有 足 夠 證 據 , 會 就 那 些 人 口 應 優 先 使 用 第 一 批 疫 苗 , 作 出 政 策 建 議 」 。
對 於 仍 在 生 產 季 節 性 流 感 的 藥 廠 , 世 衞 的 建 議 是 不 要 停 止 , 因 為 這 部 份 的 工 作 已 接 近 完 成 , 可 待 完 成 後 才 生 產 豬 流 感 疫 苗 。



研 製 疫 苗 解 構 圖
目 前 製 造 疫 苗 的 方 法 大 致 分 成 兩 類 , 一 種 是 以 雞 蛋 提 煉 , 另 一 種 是 以 細 胞 提 煉 , 後 者 可 將 細 胞 冷 藏 儲 存 , 待 緊 急 時 才 解 凍 使 用 , 可 隨 時 應 付 流 感 大 流 行 爆 發 的 危 機

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再覽百條數據 復蘇尚欠證據

上 星期公布的本港首季經濟按年大幅收縮7.8%,與一眾銀行估計的收縮3%、4%,以及幾乎是全球最樂觀的港府估計收縮2%、3%,可說離天萬丈。做研究 者,知道哪些可測、哪些不可測是十分重要;而經濟是不可測的,這點早已論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結果只會自暴其醜、自討沒趣。早知今天要把2%、3%改成 6%、7%,當初何必強測?

港數據短而不全

本 欄秉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宗旨,絕不測數(隨口說的股滙目標價則因操作上需要而例外)。不過,即使不作預測(predict),卻不等於我們沒 有推測(infer)能力。要作可靠推測,讀通經濟理論、明白經濟運作是先決條件,不然便不懂得選取什麼數字來看,即使有合用數字也用不得其所;還有便是 要勤力。之前筆者已指出,在下分析指標不是看三幾個,而是看一百幾十個。承上拙文,今次以本港為例,再來示範一次。

分析本港數據有兩難。一 難是歷史不長。做周期分析,最起碼要有季度數據;年度數字太疏,對於反映經濟周期並不理想。本港季度GDP增長數據始自1974年,即共三十五年歷史,說 長不長,但說短亦不短,當中已有超過十個經濟周期【圖一】。在美國,一個經濟周期約四年許;本港三十五年有逾十個周期,平均每個不足四年,明顯是較短。無 論如何,分析三十五年歷史的數據當然不及美國有逾半世紀歷史般可靠,卻但試無妨。

第 二難處是當局不肯把整個歷史的數據足本上網。統計處有很多珍貴數據,有些更遠至1947年(如消費物價),即使統計月刊也有近四十年歷史,但以Excel 檔案放上網的只是冰山一角。普羅百姓一般不會有精神時間逐粒數字「扑機」,根本無法自行分析。即使如在下般全職行事,亦遇諸多阻滯。致電當局嗎?試過等幾 日、幾周甚至幾個月。到公共圖書館找嗎?全港幾乎只有銅鑼灣一間「最齊」,但不少遠古期數亦已經失傳。即使出絕招到港大圖書館找,還是有些統計史上真空年 份──1968年便幾乎「全真」。

經過連續五整天翻箱倒篋地氈式搜索統計刊物及日以繼夜「扑機」後,終於找來一百一十條在下認為重要的數 據。整齊起見,刪去十條,剩下的百條便再與GDP按年增長計算相關系數,看看是領先同步還是滯後,以及其指標性有多大(在下的準則是>0.5)。數 據期方面,當然是有多遠取多遠,至1971年為止;而月度數據便先化成季度,之後全部數據取按年變幅,僅若干比率、失業率及利率例外,故全部數據單位皆為 百分比。有關數據的其他細節不多講了,反正做法跟上次幾乎一樣,可登敝行網頁自行重溫。

從附表可見,一眾數據與GDP增長的相關度不及美國 數據般高:美國的不少有0.7、0.8甚至0.9;但今次達0.7的不多,0.8以上的更寥寥無幾【表】。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本港各個經濟環節表現參差, 二是本港數據之間的一致性偏低;至於哪個因素佔多少,則無從考究了。另一點不難觀察到的是,相較美國而言,本港領先指標不多,但滯後指標卻奇多。這固然與 在下的數據選取有關;不過,在下已經選得很濫,近乎「揀得就揀」,但得出真正領先的指標(相關度>0.5)仍一掌可數,可見當局真有需要開拓更多統 計。

本港滯後指標奇多

從 附表可見,有效的領先指標包括貨物進出、實質工資、耗用電量及貨幣供應四類。樓宇成交及建樓批文本屬領先,惜與經濟相關度低,不得作準。比較指標與經濟可 見,領先兩、三季的數字跌勢仍在擴大;至於領先一季的則僅M1、M2反彈【圖二及圖三】。全球狂印銀紙,歐美如是大陸亦然;外資流入本港,聯滙之下本地貨 幣自要被動大增。但這等同復蘇嗎?如果製造通脹便會有增長,全球政府日日狂印銀紙便行,還需要生產嗎?

同 步指標數不在少,百條數據當中佔了三成。大多與GDP直接相關的數據如貿易(當中有進、出、轉口)、銷售(從買家角度即是消費)、收益及樓價等皆屬同步指 標。由於這些數字不少是直接算進GDP的,故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肉眼看來亦走勢一致【圖四】。觀圖可見,一籃子同步指標與GDP同在收縮,故別說 「現在氣氛還好,GDP反映不了實況」;不會每個數字都不反映實況吧,感受不到只是閣下幸運而已。

最 後是一大堆滯後指標,佔逾一半,當中主要是息口、價格、租金、就業及貸款等【圖五至圖八】。略懂經濟理論者應知頭四類是滯後的,但連銀行貸款也是滯後、還 滯後五季這麼多,則在下亦有點意外──或許本港銀行作風相當穩健,在未完全看清形勢下不敢隨便放貸。這有利有弊,好處是銀行爆煲機會小,但壞處當然是商界 尤其是中小企面對不必要的信貸收緊。既然領先指標尚未好轉,這些滯後數字恐還要差一段長時間。

各位,這樣的質性分析沒有任何數字預測,但是 否更有意義?此例一開,先知先覺(這是敏感用語)的讀者自會以同樣手法分析其他地方,尤其大陸。但還請諸位小心,事關大陸數據歷史甚短,就是季度GDP亦 不足十年(每季數字僅及至1999年年底,只有季度累計的才及至1991年年底);至於GDP以外的數字,即使官方編製的亦古古怪怪、難以信賴。有特殊渠 道取得歷史悠久、準確數據者不妨一試,但在下則無能為力了。

最後要感謝讀者Chui Nga Man賜教,之前的歐洲破產分析數據有誤,幸屬枝節而不影響結論,更正版已於上月底放敝行網頁。另本月7日一文的圖亦重繪,更為清晰。

lawkachung@gmail.com

交通銀行資金部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內地黃金需求增長跑贏GDP

面對中國宣布國家黃金儲備升至一千零五十四噸的消息,加上美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投資者預期美元下滑及長期通脹,再加上今年3月沽神John Paulson亦大手買入13億美元金礦股,令投資者的目光再度被一眾中國黃金礦業股吸引。

早 幾年不少內地金礦公司已在香港上市,而其中兩大股份──招金(1818)和紫金(2899)股價已從去年11月低位分別反彈超過四倍及三倍,跑贏同期恒指 和金價。在中國黃金開採政策和需求的改變下,今天中國金礦業的情況及前景將變成怎樣?而上述兩隻金礦股,哪一隻更值得吸納?研究部將從中國黃金需求、產金 形勢及行業分析,為讀者解構中國金礦業務,找出優質的金礦類股份。

產量大幅上升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中國消費者黃金需求量在去年第四季按年上升21%,令去年全年需求達三百九十五點六噸,領先全球過去兩年平均增幅的4%,更是少數總體黃金需求持續上升的國家。

其 實,中國黃金需求量自2007年已超越美國,目前僅次於印度成為第二大黃金需求國,並預計未來需求量將持續以20%增長(即需求比GDP增長還要快)。除 中國黃金需求近年持續有明顯增幅外【圖一】,印度,中東及美國等傳統黃金需求大國均有下降的趨勢。雖然全球需求量有一定升幅,但中國的黃金需求升幅已佔全 球大部分。其他例子如越南,因為國民對經濟震盪及本土貨幣信心的低落,令去年至今的需求急劇上升,越南政府更曾一度禁止黃金入口,以保護本土幣值。

中國對黃金的「胃口」愈來愈大,變相刺激國內本土黃金生產的投入。中國黃金產量從1995年的一百噸,至去年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統計,中國黃金產量達歷史新高的二百八十二噸,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黃金生產力可謂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傳 統生產大國產量持續下降【圖二】,而全球生產量逐步被新興產金國例如中國及秘魯等取代。近百年間南非一直擁有黃金第一生產國的美譽,亦自2007年被中國 取代。中國能成為新一代「黃金之國」,部分原因在於傳統產金國如南非的採礦成本不斷上漲和持續惡化的勞資糾紛,導致產量連年下降。

政府投放大量資源助開採

相 對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金礦業逐漸重視,每年投入資金及勘探力度不斷提高,採礦成本相對國外低三至五成等優勢,令發展穩定增長。從中可見,雖然黃金非為工 業用金屬,國家仍高度重視並投放大量資源作勘探開採,國策在這方面是否能為投資者帶來一點啟示(本欄將在未來各方面再探討行業情況)?

中國 黃金生產雖然不斷上升,但不能滿足每年的本土需求【圖三】。值得留意的是,供求差額自2005至2006年低位後大幅上升,並出現逐漸擴大之勢。同時,面 對當前處於高位的金價及低成本的優勢,在未來各金礦公司將有很大動力提升產能及勘探進度,以獲得還有相當大的盈利空間。

事 實上,相對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的黃金需求量應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雖然近期中國公布黃金儲備從六百噸升至一千零五十四噸,成為第五大黃金儲備國,但黃金佔其 國家總儲備只有1.4%【圖四及五】,遠低於其他主要儲金國。面對不斷擴大的外滙儲備,中國很大可能繼續提高黃金儲備比率,以滿足其分散風險的需求,故此 中國對本土金礦業的支持和中央銀行的需求對中國金礦業的影響亦不容忽視。

人民購金力將提升

再說,中國私人黃金需求(包括黃金首飾及投資需求)雖然總體數量相當理想,但是人均黃金需求量仍處國際低位【圖六】。預料未來中國人均GDP持續上升將提高人均購金力。可見中國黃金需求仍有很大的上望空間,為金礦企業造就更大的市場空間。

從以上中國黃金供求的宏觀面看,中國金礦企業未來的盈利將隨市場擴大應被看高一線。其他微觀因素例如行業結構、政府政策、礦山資源類別及營運成本等因素,均對個別金礦股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基於篇幅有限,研究部於下周將繼續探討。

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綜覽百條數據 細味指標精髓

全 球復甦了嗎?還視美國為首。本欄以往曾列出一些領先指標例如建樓、售樓及消費信心等數字。坊間有樣學樣,盯緊領先指標先行入市,繼而推論復甦,媒體亦不時 追問有哪三幾個數字最為重要,彷彿懶到以為看幾個數字便可發達。香港人就是這樣的了,更甚者連一些出書教授知識的出版社亦有此陋習,導人走「精面」。只找 三幾個數字來推論整個經濟從而作出重要投資決定,固然肯定撞板,不過,就算只看領先指標也是不夠。

如果三幾個數字可以描述整個經濟,一眾統 計部門又何須花上大量人力物力來編制成千上萬的數據?好「得閒」嗎?如果只有領先指標管用,當局又何須費盡心機炮製同時及滯後指標(coincident and lagging indicators)?好無聊嗎?領先指標之所以領先,是因指標多建基於氣氛情緒,好處是反應夠快,但壞處是容易出錯,不太可靠。是故真正的復甦須要同 時及滯後指標,層層有次地作出確認。今次即管示範一下看數據的正統方法。

三幾個數字難描述經濟

貝 南奇常言道要看一籃子指標,何謂一籃子?在下找來了受廣泛報道的一百條美國數據;固然,找哪百條要憑經驗,但全屬具影響力的數據。由於是比較一百條數據與 GDP按年增長的關係,故絕大多數發散性(diverge)的數據皆以按年增幅作準,只有本身屬分數的比率(如失業率及產能使用率)及信心指數等沒發散性 的除外。另外,數據有季度、月度及周度之分,但因論述領先滯後時主角是GDP,故所有數據化作季度──方法並非把一季內的增長率取平均,而是先計算指數的 季度平均值,然後才取其變幅。

之後便是找出百條數據與不同季差的GDP增長之相關系數,再取相關系數最大的季差來斷定某數據是領先、同步還 是滯後於GDP增長多少。有些數據在若干個季差的相關系數值相約,故即使說其領先或滯後某個季度,亦宜作彈性理解;再說,相關系數反映整個歷史的關係,並 不代表每次轉角的時差例必一樣。另外,有些數據即使非常領先,但相關度不高,故其「指標」作用未必可靠。還有些數據如失業率般,是與GDP增長此消彼長 (countercyclical)的,故計算相關系數時便要加上負值。接着再講講數據。

相關系數小於0.5 指標作用小

美 國季度GDP增長始自1948年,之前的只有年度,不便作周期分析。是故,其餘百條數據的起始點亦不必較之早出太多,十個八個季度已經足夠(最領先的指標 亦只快七季,見下文:而對同時或滯後指標來說則無關係了);若果沒有半世紀歷史的則唯有取足全期便算。百條數據中有些歷史太短或有些不呈常態,故實際可用 只九十條【表】。

讀 表可見,大多市場關注的數據【紅色】皆屬同時指標,比GDP增長快一、兩季或慢四季。有些數字如經常賬收支按年變幅,看似領先達年半,但與經濟增長的相關 度其實甚低(相關系數約0.1)。籠統而言,相關系數小於0.5者,其指標作用已經不大。把一些與GDP增長相關度較高的數據圖示,我們便大致對整個美國 的狀況一目了然。

先看領先數據【圖一至四】。GDP增長對應右上二軸,而其他數據則看左下二軸;鑒於各項數據單位不一、且波動程度各異,為 方便觀賞,好些數據會因應需要而作加減乘除及對數等比例上的調整,但會確保原來的相對高低點不變(affine transformation)。 觀圖可見,好些領先指標近期確有所回升,尤其是領先年半左右的幾個【圖一】,正正預示着經濟增長有望於數個季度內見第一谷底。不過,領先一至三季的指標 【圖二至四】卻並未顯示出明顯改善的趨勢,或曰部分有所反彈,但大多數的指標還是以向下為主。

愈領先誤差愈高

同時指標又如何呢?從圖可見,眾指標跟經濟一樣,依然向下【圖五】。大家或許會留意到,愈是同步或愈是領先得小的指標,其走勢與GDP增長的會愈是相近。由此可見,指標愈領先的代價就是愈信不過,這正正是我們要審視所有先後指標的原因。

最 後看看滯後指標。由於是滯後,故其走勢與GDP增長的更為脗合【圖六至七】。小心眼者會發現多一個有趣現象,就是滯後指標比領先指標更為圓滑、更少錯誤信 號,故滯後指標的最重要功能是為衰退或復甦等轉角作出確認。觀圖可見,近期滯後指標的跌勢仍然相當急速,可見目前的經濟是反彈多於復甦,同理,股市亦是反 彈而非牛市。

篇幅所限,我們不逐個數字慢慢探討了,反正已經有圖在手,讀者也會自行深究。記住,本文的重點並非在於分析現況,而是在於正統地及非懶惰地運用一眾數據。

lawkachung@gmail.com

交通銀行資金部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世衞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

世 衞 流 感 大 流 行 警 戒 級 別

第 1 級 : 病 毒 在 動 物 之 間 傳 播 , 沒 有 人 類 感 染

第 2 級 : 有 人 感 染 病 毒 , 有 大 流 行 威 脅

第 3 級 : 病 毒 出 現 零 星 感 染 或 小 規 模 爆 發 , 未 出 現 人 傳 人

第 4 級 : 病 毒 人 傳 人 演 成 流 感 , 可 能 引 發 社 區 爆 發 , 大 流 行 風 險 大 增

第 5 級 : 一 個 世 衞 分 區 至 少 兩 國 出 現 流 感 持 續 爆 發 , 各 國 應 建 議 有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的 人 留 在 家 中 , 學 校 應 停 課 及 改 變 工 作 模 式 等

第 6 級 : 流 感 大 流 行 , 在 一 個 世 衞 分 區 內 至 少 兩 國 出 現 病 毒 人 傳 人 , 並 擴 散 至 另 一 分 區 至 少 一 國 , 各 級 衞 生 系 統 實 施 應 變 計 劃

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

從糞便看健康

在《素問.靈蘭秘典》中提到「大腸者,傳道之管,變化出焉」,當中「變化出」的是什麼?是人類的固體排泄物,人類的糞便。液體排泄物是汗和小便,氣體排泄物是呼出二氧化碳和放屁。

記 得看過一部電影,叫「末代皇帝.溥儀」,其中一幕是一個宮女拿着小溥儀的便便給大醫看,大醫望了一回,便說溥儀的情形和治療方法。詳情不記得了。看的時候 我覺得很好笑,但讀醫後才知從大便情況真的是可反映出身體體的病情,不可不注意。現代版的《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當中的第四 問便是問有關大小二便的情況。

糞便是什麼?大便的結構中,大約六、七成是水份,其他是細菌、消化不到的纖維、少量的油分和腸道脫落的細胞。為了能客觀和方便比較,西方醫學在1997年發表「布里斯托糞便圖表(Bristol Stool Chart)【圖】,把糞便的 型態分成七大類。第一類是分開的、硬、粒狀(如果仁),並且排出時很困難;第二類屬條狀,但凹凹凸凸,像很多粒狀黏在一起;第三類是條狀,表面或有小裂 紋;第四類是條狀,像蛇一般,表面平滑柔軟;第五類是軟綿綿而一堆堆,仍清楚分開的,容易排出;第六類是蓬鬆分散,邊界不清、糊狀的;第七形是水狀的。首 兩類是屬乾結便秘,第三、四類是正常大便,五到七則是不同程度的肚瀉。

便秘與泄瀉

健康正常的排便,包括時間和糞便的情況。能每日排便,當然是最好,若要經常三、五日或更疏才去清理腸道大便,中醫已定為便秘。因為要用作科研比較,西醫的診斷標準比較清晰,便秘是(一)每周少過三次排便,或(二)排便困難,例如四分之一時間以上是需用力「谷」,或(三)感到未能全部排出糞便

便 秘的原因很多,便秘時的大便通常比較乾燥、硬、短身條狀,或乾結如羊糞(本人未見過,羊糞被形容為草莓樣),造成第一和第二型的大便,都是經過同一個過程 來,那便是因為食物在腸道,尤其是大腸,移動太慢,停留的時間太久,糟粕中的水分被大腸過量吸收,而造成乾和硬化了的大便。愈乾和硬則易從條狀分裂成塊 狀,塊狀增加了的表面面積,就更易被大腸再吸乾水分而裂開成粒狀,如第一和第二型的大便。

便秘的相反是泄瀉,即肛屙,指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如水一般瀉出。泄和瀉有程度上的分別,古人說「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舒緩;瀉者,勢似直下,瀉下較猛」,不過現代用語已沒有這古典含意了。

西醫肚瀉的定義是大便比較稀疏和流質,甚至水樣,每日大便重於200克,或大便次數每日三次或以上。中醫對泄瀉時糞便的形容,包括瀉下如水,如白色稀水、如漿汁、稀便,和夾雜不消化食物等。

宜標本共治

肚瀉的原因很多,造成稀稠或水樣的糞便,有幾個機制,例如分泌性泄瀉,是腸道被霍亂毒素干擾,因而不能吸水或主動滲出電解質;滲透性泄瀉是因食了太過多高濃度食物引起,食物從腸道中滲透性吸水;移動性泄瀉是腸道運作速度太快,未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水;發炎性泄瀉是腸道因發炎而不能吸水。

記住,便秘或泄瀉都是一個徵狀,背後有其原因,治療時要考慮標本共治方可。

大便的顏色是深啡色,是因膽汁所造成。大便變黃或淺黃色可能是與肝膽問題,因而減少膽汁排泄。變黑色最要小心,可以因糞便中有血,或食物中鐵質太高引起。醫生大夫常叫人注意飲食,但我們的排出物更能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態,下次去時可多多留意。

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

可樂購滙源多政治考慮 缺法律邏輯

2009年3月17日,經歷了長達一百九十八天的調查評估程式,幾乎耗盡了所有程式時間和交易雙方的耐性和希望後,中國商務部就可口可樂公司全面收購在港上市的中國滙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港股交易代碼1886,下稱滙源)的反壟斷審查,正式公布了否決性裁決。

這 一項裁決是內地《反壟斷法》2008年8月1日正式出台後的第一項否決性裁決。在全球經濟危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內地企業海外巨型併購頻頻及紛紛等待東 道國審批之際,無疑觸發了經濟、政治和法律層面的多重敏感神經,從而成為一面折射內地法治運作、經濟考量和網路輿論作用的多棱鏡。

裁決透明度待提高

作 為內地《反壟斷法》實施後,商務部反壟斷局公布的第一項正式裁決,商務部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正式裁決文本只有區區八百多字。這一文字篇幅既無法清晰表述案情 事實本身,更不能深入分析否決性理由的法律邏輯。不用說與歐美國家大型併購案反壟斷審查裁決書動輒數百頁可比,即使對比於一般新聞報道的深度,這一裁決訊 息量也難稱適當。

當然,相信商務部給予當事雙方的正式裁決文本,將詳細具體的多。但是作為政府部門的一個公共性裁決,這一裁決不僅適用於當 事雙方,更是社會大眾和專業人員評述分析的基礎。商務部本身也很快意識到了自身在資訊披露上的不足,所以於3月24日以商務部發言人答記者問題的形式,在 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份五千餘字的書面檔。

這一超過正式裁決六倍篇幅的新聞稿,回答了裁決公布後的一些公眾疑問,但是仍然遠遠無法滿足公眾對這一事件的知情權,尤其是採用這種沒有法律效力的答記者問形式,形式上增加了政府的資訊公開,卻更深層次的暴露了內地政府部門對於自身法治化運作的漠視。

在 反壟斷法律分析邏輯中,一個核心概念就是相關市場,即判定壟斷行為發生的商品領域和地域範圍。而根據商務部的初步審查意見,此次併購的相關市場確定為果汁 飲料市場。以這一市場範圍為依據,則可口可樂和滙源合併佔有內地20%的市場。考慮到果汁飲料的消費品特徵和眾多的市場品牌,這一市場佔有率不足以構成壟 斷。

網路輿論影響結果

不過,這是在這一基礎性概念和關鍵性資料之外,商務部又引入了一個傳導效應理論,即收購者可以利用自己在相鄰市場的壟斷優勢,改變相關市場的競爭狀態,從而形成壟斷——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這一相鄰市場的60%以上的壟斷性市佔率,被認為可以擴展到果汁飲料這一相關市場。

但是,這一支持商務部否定性裁決的決定性概念,卻沒有出現在內地去年公頒的《反壟斷法》規則之中,正式裁決本身也未提及這一理論。只是在當事方質疑之下,才在答記者時提及。商務部裁決對於法律邏輯嚴密性的忽略,由此可見一斑。

梳理這事件的多重社會因果關係,不能不提到內地網路媒體的巨大影響。2008年9月3日,併購消息正式公布當天,內地主要門戶網站之一的新浪網即推出了網上調查,結果在五十五萬張網上投票中,近八成人表示反對。網路上保護民族品牌的民族主義情緒,主導了當時的新聞輿論。

9 月5日,新浪網又邀請律師、諮詢顧問等在線上對話,公開反對這一併購。事實上,國際巨頭併購內地企業,遭遇網路輿論抵制已經不是第一次。此前,凱特彼勒 (Caterpillar)和凱雷集團(Carlyle)先後收購內地工程機械企業徐州工程集團的過程中,即遭到以內地民營工程企業三一集團創始人之一利 用個人博客發起的輿論攻擊。而最終這兩家美國企業的併購都沒有實現。

在外國企業併購內地企業過程中,內地網路輿論之所以能發揮如此直接的影 響,與內地當前的社會表達結構有關。在傳統紙質媒體被政府嚴密控制體系下,只有網路媒體可以充當對於類似熱點事件的表達渠道。而活躍於網路媒體的又多是教 育程度較高、民族意識較強的年輕人。所以,出現幾乎一邊倒的網路輿論情緒就不難理解了。

反壟斷法律是不斷演進變化的規則體系,政治從來都十分重要。無論是在一個國家內部,還是針對外國企業,反壟斷審查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更多的是國家經濟政策的考量。從這一角度講,商務部的否決性裁決更多的考慮的是其政治正確性,而非法律邏輯性。

但 是,恰恰是在政治性考量上,這一裁決遭到了更大的質疑。併購審查的過程適逢多事之秋。國際上,正是各國政府紛紛採用貿易保護措施,應對經濟危機維護本國企 業;中國內部正是中國鋁業等國有巨頭在海外提起大型併購,面臨東道國政府反壟斷審查。所以,這一併購事件的連鎖反應,還有待觀察。

何順文 澳門大學副校長兼教授

李元莎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